李鸿章的巨额家产是怎么来的?

“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此为清末流行于民间的一副著名对联。

“宰相合肥天下瘦”指的是李鸿章,中堂大人乃安徽合肥人。虽然清朝没有宰相,但李鸿章做过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被民间认为相当于宰相。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李鸿章当官他倒是搞肥了,可怜天下却瘦了。跟“和珅跌倒,嘉庆吃饱”有异曲同工之妙。

李鸿章

“司农常熟世间荒”指的是帝师翁同龢,当过同治和光绪的老师。翁同龢是江苏常熟人,曾任司农(相当于现在的农业部长)。这句的意思是说,翁同龢当官搞的自己连年大丰收,而老百姓却年年闹饥荒。

翁同龢

此对联真实反应了当时民间普通老百姓对李鸿章、翁同龢俩大官的憎恨。

我们现在一些电视剧在描述李鸿章时,常常同情李中堂的不易——为风雨飘摇的大清苦撑危局,签订卖国条约,替统治者背锅,宁愿自己被人民骂得狗血淋头。无非是想要表达一个观点:你知道他有多不容易吗?就像一些小鲜肉的脑残粉对自己的偶像实在没有什么可夸,只好说“你知道他有多努力吗?”

但这些电视剧却常常忽略李鸿章腰缠万贯的事实,而这些钱财的来历并不那么合乎法规。

当然,你要说李鸿章是大贪官也不公道,因为他确实没有私吞过国库一分钱。严格来说,李鸿章是借助洋务运动,大发“洋务财”。

中年李鸿章

洋务运动是晚清中国为了自强自救的一次大改革。而改革就意味着权力的再分配和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

于是我们看到,搞洋务的李鸿章、盛宣怀等人都大发横财,赚的盆满钵满,平头老百姓并没有在洋务运动中分得一杯羹。甚至连大清朝在洋务运动中也没有捞到多少实际好处。满清八旗更是在这次改革中极速衰落……

据《李鸿章传》中介绍,招商局、电报局、开平煤矿、通商银行等等,都有李鸿章的不少股份,他在全国各地大城市还开有很多银号、当铺等等。

李鸿章死后,梁启超曾替中堂大人算过一笔账,说他的遗产有上千万两白银!梁启超毕竟不是好会计,他的这笔帐有重大遗漏,因为李家那数千顷土地还没算进去呢!

“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的算术就好多了。他也替中堂大人算过一笔账——李鸿章遗产有四千万两白银!

北洋水师旗舰镇远号造价才110万两白银。甲午海战之前,北洋水师需要50万两白银增添炮弹、升级战舰,清政府却拿不出钱来。

如此一比较,你就明白为什么说“宰相合肥天下瘦”。

至于说,1896年李鸿章签订《中俄密约》,俄国人贿赂300万卢布(相当于当时210万两白银),这事我倒是不相信的,原因有四:

一、这事都是俄国人自己说的,完全是孤证,极大可能是抹黑陷害。

二、李鸿章靠办洋务早就大发横财,这300万卢布他还真看不起,当一个人有钱有权到一定程度时,名节会更重要了。

三、签订《中俄密约》归根结底李鸿章就是一个签字人而已,他权力没有大到可以私自出卖国家利益,之前和之后的各种丧权辱国条约皆可以证明李鸿章只是签字人。所以,俄国人完全没有必要向一个前台签字的“提线木偶”行贿。

四、《中俄密约》几乎是清政府非签不可的,甲午战争大清战败,我们要腆着大脸求俄国人“共同防御”日本。主动权都在俄国人手上,他知道你肯定要签约,只是具体条款让步的问题。他干嘛需要行贿李鸿章签字呢,俄国人是傻子?

所以,咱们一码归一码,李鸿章大发“洋务财”是真,但我们也不要把受贿300万卢布出卖国家利益这件事往他身上安,不然这就是泼脏水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