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红旗飘飘泽东楼

一座掩隐在闽西大山深处苍松翠竹中的普普通通客家土楼,却拥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泽东楼!虽说她不像古田会议会址、遵义会议旧址和延安枣园窑洞、井冈山的八角楼、上杭的临江楼那样闻名遐迩,但她却是全国唯一以开国领袖毛泽东的名字命名的民间土楼!

以前,我曾去过泽东楼,她那不凡的楼名、质朴的形象、丰富的内涵和厚重的神韵,早已把我深深吸引,并让我魂牵梦绕,时时向往。

伟人足迹耀千秋

那是在2016年年初,一个纱雾轻袅、曙光初照的早晨,我又一次来到了泽东楼。隆冬时节的荷坳头,仍然群山碧透,松竹苍翠,繁花点点,泽东楼前高高的旗杆上,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晨曦中迎风飘扬。大门上方,一条红色的横幅十分耀眼,上书:“隆重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22周年。”我蓦然记起,元旦前五天正是毛主席的生日。热情的楼主、烈士后代张万水对我们说:每年毛主席的生日,我们都要举行庄重简朴的纪念活动,这已是几十年的老规矩了。我屈指一算,伟人毛泽东离开这里,已有八十七个春秋了。

时光回溯到1929年的初秋。红四军第七次党代会结束后,毛泽东化名为“杨先生”,在夫人贺子珍等同志的陪同下,拖着病弱疲惫的身躯,带着对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忧虑,踏着泥泞弯曲的山间小路,来到了闽西永定金丰大山中的一个偏僻小山村———荷坳头。乡苏维埃主席张茂煌兄弟家那座灰瓦土墙的小楼,敞开了两扇朴实的木门,像张开的双臂拥抱着来自远方的亲人———毛泽东一行。小楼的主人张茂煌、张茂春、张茂荣三兄弟和他们的家属,冒着生命危险承担起站岗放哨、传送情报、送饭送药等任务。毛泽东住在这座群山环抱的小土楼里,一边养病,一边开展调查研究,宣传发动群众。他每天都要找当地苏维埃的领导干部和党员群众座谈,倾听民声,了解基层情况,分析斗争形势,思考和拟出加强党的建设、军队建设和苏维埃政权建设的方针策略,指导永定和整个闽西的革命运动。

荷坳头的老百姓听说“杨先生”是红军的首长,是帮助他们打土豪、分田地的领路人,都纷纷赶来,为他送来自己舍不得吃的鸡蛋,送来平时省下的米盐和刚刚采下的蘑菇、野果等。当他们得知“杨先生”患了疟疾,就四处寻医问药,并按照郎中开的偏方,上山采草药,煎药汤,送进了那座小土楼……

毛泽东在这座可以遮风避雨的温暖小土楼里,在闽西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调养着、休息着、积蓄着、思考着,犹如安泰俄斯回到大地母亲怀抱一样,恢复了元气,充实了力量,振奋了精神。他推开三楼那扇窗户,倚窗远眺:神州大地,千峰竞秀,百舸争流,天高海阔,柳暗花明……尽管眼下革命处于低潮,他自己的工作也受到挫折,但他坚信:困难是暂时的,胜利是必然的,革命的高潮就像“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就像“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很快就要到来。于是,他信念坚定,斗志昂扬,胸中热血沸腾,雄兵百万,涌起“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万丈豪情。正是这种高瞻远瞩、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革命乐观主义的浪漫情怀,为四个月后的《古田会议决议》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敌人不知从哪里探来消息:一个叫“杨先生”的红军首领住进了荷坳头,当地苏维埃的领导人张鼎丞、魏金水、刘永生、阮山等一批共产党人也汇集在这里开展革命活动。于是,反动派对这个小山村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疯狂的“围剿”。后来在红军主力长征后,反动派封山、搜山、烧山,放火烧毁了张茂煌兄弟家的房子和村里的80多间房屋,先后杀害了包括张茂煌、张茂春、张茂荣三兄弟在内的18位乡、村苏维埃干部、党员,十余户村民惨遭绝户!敌人为了“杀一儆百”威胁人民群众,将张茂煌杀害后,残忍地割下他的头颅,悬挂在集市上示众。他们抢走了村民的数百头耕牛和猪羊,逮捕关押了20多名妇女儿童,为逼迫烈士张茂春的妻子阮唐妈说出游击队的去向,敌人对她严刑拷打,用绳子把她吊起来,灌辣椒水,用皮鞭抽打……但阮唐妈坚韧顽强,视死如归,宁死不说!反动派为了隔断群众与红军、游击队的联系,强迫村民六次“移民并村”……面对敌人的残酷迫害、疯狂屠杀,荷坳头人民没有屈服,他们擦干了脸上的泪水,揩开了身上的血迹,掩埋了亲人的尸体,坚强地站了起来,高举起先烈的旗帜,前仆后继投身革命。荷坳头群众与整个闽西人民一道从1929年土地革命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用鲜血和生命创造了“二十年红旗不倒”的伟大奇迹!

泽东楼前红旗飘

新中国成立后,荷坳头人民分到了土地,获得了自由,翻身作了主人,他们在欢庆解放、喜迎和平的同时,倍加感谢共产党、毛主席领导人民创造幸福生活的恩情,倍加怀念为新中国的建立而献出生命的先烈。他们迫切期望能重新修建毛泽东曾经住过的革命烈士张茂煌三兄弟家的那座小土楼。

张茂煌兄弟三烈士家的土楼,始建于1896年。1929年夏秋时节,毛泽东来到这里一边养病一边指导革命运动。同年10月,他离开这里去上杭后,这座小土楼成为苏维埃、游击队开展革命斗争的指挥部,直到1936年被国民党放火烧毁。

党和政府十分理解荷坳头人民的心愿,非常关心革命老区的建设。1951年,永定县委、县政府决定拨出专款在烈士家的原址,按原来的规模和原来的式样重建小楼,并根据荷坳头人民的心愿,经上报有关部门批准,用毛泽东主席的名字将小楼命名为“泽东楼”。消息传来,当地老百姓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共产党是救星,有良心,爱人民,爱老区,如果烈士在天有灵,也会感到欣慰!他们自带工具,积极主动来到重建小楼的工地,自愿参加义务劳动,挖土砌墙,搬砖挑瓦,大家都想为烈士之家做点事、出点力、尽份心。

小楼竣工后,工人师傅用灰雕工艺将“泽东楼”三个大字刻在大门上方,大门两边刻了一副对联,上联:“泽水长流革命宅”;下联:“东风争放和平花”。从此,泽东楼成为全国唯一的以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的名字命名的土楼。原土楼楼主、革命烈士张茂春的妻子、老党员阮唐妈,怀着对毛主席的无限崇敬,对共产党的真诚感激和对牺牲烈士的深切怀念,用一根竹竿在楼前升起了一面五星红旗。从那天开始,鲜艳的国旗就一直在泽东楼前迎风招展,高高飘扬。

一座偏远山村的土楼,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升挂国旗,这在全国也应该是实属罕见的壮举。 在后来的岁月中,阮唐妈拭去泪水,重组家庭,坚强地开始了新的生活。她长期担任五湖公社的妇女代表和荷坳头生产队队长。她工作积极,热爱集体,对党忠诚,听党的话,上级说要解放台湾,她就像当年“送郎当红军”一样,把大儿子张万水送去参军。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她又将自己的二儿子张万和送往部队,奔赴前线。张万和在部队,刻苦训练杀敌本领,立场坚定,斗志昂扬,他写下血书,坚决要求上战场,不怕牺牲,誓死保卫祖国!上了火线,他听从命令,冲锋陷阵、英勇作战,为保卫祖国壮烈牺牲,献出了年轻的生命,长眠在了异地他乡,成为泽东楼的第四位革命烈士! 张万和牺牲的消息传来,泽东楼和整个荷坳头都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乡亲们含着热泪来到泽东楼,来安慰陪伴这个先失去了丈夫,而今又失去了儿子的可亲可敬的女英雄阮唐妈。阮唐妈这位老共产党员,又一次默默地擦去脸庞的泪水,坚强地挺直了那饱经风霜的腰身,她用一块红布缓缓地把儿子的烈士证包裹起来,深深地藏进了箱底,再把部队发给她的400元烈士抚恤金原封不动地捐给生产队修路,然后,她把小儿子张万汀叫来,交给了部队首长,让他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踏着父兄的足迹,奔赴保卫祖国的前方……这就是一个女共产党员的博大胸怀!这就是红土地人民的英雄气概!青山为碑,永远铭记: 满门皆忠义,父子尽英雄。

把小儿子送去部队后,阮唐妈又全身心地投入了生产队的工作,她继续担任生产队长,继续带领社员群众努力生产,兴修水利,建小水电站,修桥铺路,建设家园,继续坚持在泽东楼前升挂国旗,年复一年,直到她78岁去世。阮唐妈逝世后,在县城工作的大儿子张万水退休,把家搬回了荷坳头,继承了母亲升挂国旗的使命。

1991年,烈士张茂煌、张茂春、张茂荣的侄儿张万生从部队回家探亲,这位在泽东楼成长起来的解放军年轻中校,理着一头军人特有的短发,目光炯炯有神,行动敏捷利索,浑身上下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和军人的气质,他请人在泽东楼前做了一个旗台,把竹子旗杆换成了一根高高的、带滑轮的、银光闪闪的不锈钢旗杆。从此,蓝天白云间的这面五星红旗更显得庄严、神圣、绚丽!人们慕名而来瞻仰缅怀红色历史。

红色基因永传承

走近旗台,用手抚摸着闪闪发光的旗杆,仰望着高高飘扬的国旗,我一边沉思,一边继续倾听着泽东楼的故事……泽东楼所在的荷坳头,仅有几十户人家,是抚市镇五湖村所属的一个革命基点村,人民公社时期是一个生产队。这里离抚市镇政府所在地有十多公里,离村部也有8公里山路,由于人口较少,居住分散,山高路远,交通不便,生产条件差,群众生活艰苦,当地党委政府为了解决老百姓的生活、生产困难,准备将这里的所有村民整体搬迁到离集镇较近、生产条件较好的地方安置。但是,荷坳头的老百姓割舍不下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山山水水、割舍不下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保卫过的赋予他们希望和信念的泽东楼、割舍不下他们看惯了的泽东楼前那面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于是,这群质朴善良、血性忠诚的村民们像当年闹革命的时候一样,又一次放弃了撤退,选择了坚守。他们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同心协力,发展生产,努力改变家乡落后面貌。

1997年,泽东楼的后代张万生从部队转业到了地方检察机关工作。他的工作单位在龙岩市区,家也安在市区,市区离荷坳头有60多公里,但他每个周末都要回荷坳头。除了上班,他几乎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和休息时间,一头扑进家乡的建设事业。他把乡亲们组织起来,共商家乡发展大计,制定发展规划、目标,绘制新农村建设宏伟蓝图。他带领村民坚持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提出做强自身、依靠组织、争取外援的三项原则:对内依靠自身力量,投工投劳,集资聚力;向上争取政府资助扶持;向外借助社会各方力量,发动下乡老知青、外出企业家支援帮助。他四处奔走,联络各方,宣传泽东楼的光辉历史,宣传革命老区建设的重大意义。同时,率先垂范,带头捐资捐物,义务劳动……经过近20年持续不懈的艰苦奋斗,荷坳头人民像愚公移山那样,从一挑土、一担砖、一座桥、一间房做起,终于将一条长达8公里的水泥大道从山下修到了泽东楼,并沿着大道安装了几百盏景观路灯,还沿途配置了音响,架设了高压电线,使整个荷坳头从山下到山上都通了电。按规划建了新村,村民住进了新房,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装了电视,配套了移动通讯网络,修缮了泽东楼,新建了红军胜利亭、望红台、荣欣亭、培训中心、望月亭、红歌演唱台、钓鱼台、广场和绿地等等。

荷坳头人民艰苦奋斗的愚公精神,感动了四邻八方,受到广泛关注,得到了各级各方的支持,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小康建设,决不能让一个革命老区掉队”的指示后,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更加重视荷坳头的建设,给予了更多的关怀、指导和扶持,并将泽东楼确定为党员教育培训基地,龙岩市党史研究基地和县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今日的荷坳头,面貌焕然一新,生产条件改变了,农、林、牧和旅游业都发展了,村民收入提高了,生活富裕起来了。

我跟随着采风的队伍,走出了泽东楼,在楼主张万水的引导下,沿着那条安装着背景音乐、播放着红歌的水泥大道,走过了红军操练场,穿过了望月亭、胜利亭等楼台亭阁……参观了农民新村,走进了村民们的新房,在这里我发现了一个共同的现象,就是每家每户都在客厅里挂着毛泽东主席的画像。张万水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了,但他精神抖擞,红光满面,兴致勃勃,每走到一个地方,他都会告诉我们,当年,这里发生过什么事件,进行过什么战斗,有过什么可歌可泣的故事……我流连在这片曾经洒下烈士鲜血的红土地上,驻足在曾经留下伟人身影的苍松古木下,呼吸着已经散尽了硝烟、一尘不染的清新空气,欣赏着眼前一幅幅迷人的山村美景,聆听着那一个个已经远去但不能忘却的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故事,我仿佛觉得有一股纯净的清泉,从高天上飘洒而下,滋润着我的心田,冲刷着我的灵魂!

当我来到红歌演唱台时,晚霞已收起了最后一抹金黄,夜幕渐渐拉开,天空呈现出海一般的湛蓝、透明,星光点点,银辉闪闪,宇宙间似乎在传送着什么电波和信息。路边一盏盏华丽的景观灯亮了起来,这些路灯沿着迂回曲折的水泥大道从山下盘旋而上,一直延伸到山顶,把闪耀着霓虹灯、轮廓灯的望红台、望月亭、荣欣亭和胜利亭等楼台亭阁串连起来,一眼望去,好像一条七彩的巨龙从大海中腾空而起,扶摇翻卷,直冲云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