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书法成就到底有多高?看过他的字真的没有话说

郑孝胥(1860——1938),字太夷,号苏戡、海藏,闽侯(今福建福州)人。光绪八年(1882)乡试解元,考取内阁中书之职,历任驻日本福户领事、广西边防大臣、安徽广东按察使、湖南布政使。清朝退位后曾一度居上海鬻书。1923年投奔废帝溥仪,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协助日本人拥立溥仪在东北成立伪满洲国,并任国务总理兼文教部总长,甘为汉奸,为士林所不齿。 郑孝胥在民国初年以擅书著称,名重一时。其早年致力科举功名,书学“馆阁体”,临习唐人楷书功夫很深。考取内阁中书后,因座主翁同龠和以书学颜真卿著名,故郑氏亦在学颜方面极为用心。郑孝胥学颜真卿并非直接取法于颜书,而是借径于钱沣、何绍基和翁同酥三人。郑氏平生对何绍基的书法佩服有加,曾有诗句云:“目中有緩叟,他书不能观”,并谓何氏造诣“过于米老,上继杨风”。他发现,清代书家中以钱沣学颜最得其神,且无习气,何、翁学颜都是从钱氏人手的,因此他也选择了钱、何、翁三人作为学颜的阶梯,而重点在于追求其体格和骨力,不取貌似。又兼学苏轼,于结构谨严、点画工整的同时,颇具敦厚丰满之趣。

辛亥革命以后,郑孝胥寓居上海鬻书为生,与沈曾植、曾熙、李瑞清等人过从甚密,常有文酒之会,在一起切磋书艺,交流所学。沈、曾、李等为清末碑派书法的中坚人物,其理论主张皆为碑学。受众人影响,郑孝胥开始对汉魏南北朝碑刻加以重视和临习,书法主张亦随之转变。接受碑学理论后,郑孝胥既贬斥“馆阁体”为“女郎”书,复卑视“晋唐格辙如儿嬉”。遂力主楷、隶相参,学北碑以壮骨气。

在创作中则追求凝重艰涩之趣,而以草率侧媚为病。不独身体力行,更以此课徒教学,广为传授。鬻书上海时期,郑孝胥对汉碑隶书和南北朝碑刻进行了广泛的临摹,书法修养大大丰富,作品风格也稍稍改变。其隶书得力于《张迁碑》《史晨碑》《西狭颂》等碑版,然作品流传不多,成就亦不显,主要是作为一种修养和技法上的体验。而对于北碑则用功颇勤,从《始平公造像》《杨大眼造像》及《石门铭》等石刻中获益不少,且受张裕钊的影响甚深,对其推崇备至。此后,其书法风格中帖学成分渐少,而碑学倾向加重,由早年的疏朗峭丽转向茂密朴实,并逐渐固定下来。

郑孝胥的书法以楷书和行书见长,风格面目也最为成熟。他的楷书植根于唐人,点画工整,结构谨严。后虽辅之以北朝碑刻,稍加坚实厚重,但因早年形成的习惯已经根深蒂固,旧骨难换,直保留着工整精丽、匀称洁净的格调。但同时在起笔、转折处又常常呈现出方折、翻毫的特点,遒劲雄强,流露出北碑的浸染熏陶痕迹。

在行书方面,不论字形大、小,尺幅横、竖,郑孝胥都是以自己的楷书为起点,放笔挥洒,纵横冲突。其中年以前所作,尚有连绵飘扬之态,越到后来越趋于沉着厚重。字形多呈瘦长之势,中部收束紧结,左右撇捺伸展舒放,在端严的气象中时露奇肆的意韵。用笔则以平直遒劲为追求,尤其突出顿按的动作,方折坚挺,具有明显的清刚之气和朴拙生涩趣味。其美中不足是横画的形态和转折的顿笔出肩有时过于夸张和强调,字形变化也不够丰富,因而不免有单调和重复之感。

这样的郑孝胥虽然不是众多书法家最优秀的书法家,但他的成就也是让我们这些书法爱好者所信服的!当你深入了解他的书法,你可能会了解他所要表达的一些道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