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的悲哀: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读书有什么用?有些读书人的下场为何不是很好?俗话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当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 ,当我们辛辛苦苦读完了大学,毕业后却为一个初中文凭,甚至没有文凭的老板打工,而且他还对你指手画脚,颐气指使,你会做如何感想呢?

其实,这个问题古人早就研讨过了,为何如此说呢?咱们从这首诗中可以很好的领略。

1,《焚书坑》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现代译文:焚书的烟雾刚刚散尽,秦始皇的帝业也随之灭亡,函谷关和黄河天险,也锁守不住始皇的故国旧居。焚书坑的灰烬还没冷却,山东群雄已揭竿起义,起义军领袖刘邦和项羽,原来都不读书!

这首诗出自唐代章碣的《焚书坑》,秦末动乱的局面,对秦始皇焚书的暴虐行径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和无情的谴责。

关于这首诗历史上还有很多其他有意思的故事,其中很多都是借古讽今,以便达到嘲笑读书人迂腐和无能的目的。比如,1945年傅斯年作为当时的国民参政会“延安访问团”成员访问延安时,毛泽东就赠送给了他这句诗。

2,此首诗的由来

公元前213(秦始皇三十四年),采纳丞相李斯的奏议,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搜集焚毁儒家《诗》、《书》和百家之书,令下之后三十日不烧者,罚作筑城的苦役,造成中国历史上一场文化浩劫。

焚书坑据传是当年焚书的一个洞穴,旧址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南的骊山上。唐代的章碣或者到过那里,目之所触,感慨系之,便写了这首诗。

后代人议论起秦始皇,第一个话题,就是他的暴政,他的焚书坑儒,多半想不到他作为千古一帝的辉煌业绩。其实,焚书,是始皇帝三十三年的事;坑儒,是始皇帝三十五年的事。将460多名儒生坑于咸阳,是嬴政下令干的,因为他发现自己上当受骗,气急败坏,便对知识分子大开杀戒。但焚书,却是李斯给他出的主意,若要分清罪责,至少在焚书这件事上,秦始皇够不上主谋。

3,焚书背后的罪魁祸首

这场焚书的无妄之灾,先是几位博士的闹腾,后是李斯的出谋划策,秦始皇才画圈的。

秦代的博士,都是大儒,不同于现在的博士,只是某一专业达到一定水准的学位标志。如今的博士多如牛毛,那时的博士全国才几十位,所以,地位非常之高,政府对他们相当礼遇。始皇帝过生日,特地在咸阳宫置酒,专请博士们赴他的寿宴。

公元前213年,咸阳宫外“小轿车”停了一串,共有70位博士被接来给陛下贺寿。主持团拜会的仆射周青臣,自然要讲一通颂扬的话。“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日月所照,莫不宾服。”博士淳于越在这场合跳出来,指责人家拍马屁。如按贾谊《过秦论》里描绘的,“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以鞭笞天下”的祖龙神威,周青臣的赞颂,虽有谀辞之嫌,但说的也是实话。

秦始皇当时很有雅量,对这位山东老夫子的指责,并未火冒三丈,而是“下其议”,让大家讨论,够风度。坏就坏在李斯身上,提出了焚书的主意。所以,严格来说,焚书的发明权,应该属于李斯,而不是秦始皇。

4,“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的历史教训

“竹帛烟消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这首诗的后两句,脍炙人口,人们常常用这首诗引用来说明,无论暴政多么持久,高压统治多么严酷,但思想是无法禁绝的,中国文化的生命力,是不会断根的。秦始皇把书烧了,接下来的汉代,却是继诸子百家的春秋战国后,中国出现的又一次文化高潮期。

嬴政以后的皇帝,好像悟过来了,焚书无用,焚了还可以再出版,出版了还要再焚,多费事啊!不如坑儒,把你脑袋摘了,就什么也干不成了。所以,干脆,治标不如治本,收拾知识分子为上上策,重则杀头,轻则充军,让你写不成书,朕还用得着焚吗?这世上不就只有一個司马迁,敢在受了腐刑以后,还有毅力去写《史记》的吗;绝大多数的文人,都会为了上保头颅,下保男根,俯首帖耳地做顺民的。

古代皇帝好焚书者,此后还有过好几位。如梁简文帝萧纲,在侯景兵围建康期间,曾经“募人出烧东宫,台殿遂尽。所聚图籍数百,一皆灰烬”。他的弟弟,梁元帝萧绎在江陵被围城破之日,下令焚烧古今图书十四万卷,其中包括从建康为避兵灾而转移到江陵的八万卷书,梁武帝收藏的内府书画数万卷,统统付之一燔。昭明太子的这两位弟弟,真可谓一对难兄难弟。

5,项羽也是个粗人

项羽那么勇敢地放火,一把火把整个咸阳城给烧的渣都不剩。从这点看,他就是个没有什么文化的粗人。虽然他做过“虞兮虞兮奈若何”的诗,与现在一些附庸风雅的先生,胡诌两句打油诗的水平,相差无几。正因为他没文化,不读书,所以比谁都恨书。

别看项羽是楚贵族,但满脑袋装的全是小农意识,在咸阳捞了一票以后,就要衣锦荣归,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拥着虞姬回江东去了。在中国,凡具有小农意识的阶级或阶层,都对知识,对知识分子,存有一股狭隘的排斥的警惧心理,若说爱屋及乌的话,自然也就恨人及物,这是他能够连眼皮也不眨一下地大焚其书的内心动机。

史称,项王“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他只要金钱和女人,这也是中国五千年来造反起义,亡命奋斗的不读书的领袖们,所追求的目标。达到了物质上的大满足和性欲上的大满足,项王还会顾及其他吗?在他的心目中,中华民族的文明精华,恐怕连擦屁股的手纸都不顶。所以,一部“二十四史”,像刘项这班不读书的英雄,才是焚书的真正主力。

从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 ,中国历史上的焚书事件就从未停过。随后的王莽之乱,董卓之乱,八王之乱,侯景之乱,安史之乱,黄巢之乱,一乱接着一乱,无论哪一乱,都是不计其数的书籍付之一炬的悲剧时代。

焚书,这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悲哀,是我们作为炎黄子孙的不幸。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