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冬天有多冷?古人又是如何过冬的?

转载自百家号作者:广州柏仕桑领域

中国古代冬天其实不冷的。

我们用一个东西作为参照物,就是大象。

众所周知,大象必须生活在温暖环境,不能忍受寒冷。

而在殷商时代,中国的黄河以北都是有大象的,在商代古墓中多次发现大象的骨头。

根据竺可桢先生的研究,从距今五千年左右到殷商时期,中原地区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温度比现在高出2度左右,正月份更高,约3-5。

在公元第十世纪之前,黄河流域的殷墟一带属于亚热带气候,而不是像今天这般寒冷干燥。

其实,当时不要说大象,黄河流域还有诸如鳄鱼、犀牛、水牛、竹鼠等属于热带或亚热带动物。

周代气温开始下降,植物也大量减少,大象被迫离开黄河流域南下。

据《竹书纪年》记载,公元前903年和897年的周孝王时,长江支流汉水两度结冰。当时西安的冬天,寒风凛冽,滴水成冰。

虽然这个只持续了100多年,随后又有回暖,但大象也是忍受不了的。

即便如此,中国长江流域还是普遍有大象的。

直到三国时期,孙权称霸长江中下游地区,还向曹操进献过大象。

其实从春秋到秦汉,长达800年中国的温度又有回升。据《春秋》记载,公元前698、590和545年的冬天,鲁国(今山东省)未出现结冰现象,以至连宫廷王室也找不到用于夏季消暑降温的冰块。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提到汉武帝在位时,柑桔在长江中游地区广泛种植,桑树遍布鲁国;竹、梅等亚热带植物在渭水流域也很茂盛。

一直到北宋初年,长江流域仍有不少的野生大象存在。

但宋代以后,随着天气继续变冷,加上长江流域人口剧增,大象又被迫向南退到为偏远的岭南地区和云南地区。

宋代公元1111年冬,位居江浙之间的太湖全部结冰,冰上可通行车马。杭州冰雪频繁出现,寒冷的天气把柑桔全部冻死。

公元1170年,南宋诗人范大成在10月20日到北京,见西山遍地皆雪,遂赋诗记念。苏州南运河冬季结冰和北京10月降大雪,在历史上均属罕见,但在十二世纪,却是寻常之事。

到了元明清,气温又下降,最终导致大象在中国几乎消失,仅剩下云南和缅甸边境还有少量野生大象。

总体来说,中国的天气是逐步变冷的,温暖期越来越短,温暖程度越来越低。

所以,南方的古人在宋元明清之前大体不考虑过冬,因为天气并不冷。

不过,到了明清以后南方人也要考虑过冬。

著名的红楼梦其实发生在南京,萨沙的老家。

书中写道的冬天也就是比较寒冷。贾宝玉在冬天出门,都要穿昂贵的冬装,以高档的兽皮为主,这是贵族的装备。在家里晚上也会烧炉子加温,去私塾读书也要带着暖手炉,被双手被冻着不能写字。这些都是要用炭,这是富人家的取暖燃料。

但南方天气虽变冷,冻死人却不太可能。

但北方则不同。

从秦汉开始,北方古人如果不准备过冬的东西,就可能存在生命危险,也就是被冻死。唐代的烧炭翁,说的就是卖冬季的取暖燃料。

古代冬天家中基本都有火炉,烧煤烧炭,穷人直接烧木头,可以有效取暖。

后来又逐步演变,出现了诸如火坑等五花八门的取暖设备。

至于穿的东西,主要是袍和袄,里面有各种填充物,根据家里有钱没钱填充物也不同,总之都有一定保暖效果,效果有限。

直到棉花开始在中国大量种植,这才出现了棉袍,可以非常保暖了。

明清时棉袄已成为过冬御寒的主力服装,从穷人到贵族都喜欢穿棉袄。

除了袍和袄,较多见的是兽皮。兽皮的保暖性很好,取材也较多,好的比如羊皮、狐狸皮、貂皮,差的甚至可以用狗皮。

而北方农民有个好处,就是冬季基本不要劳作,大多在家,所以取暖设备差一些也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东北或者蒙古高原就不同。这里气温过低,很多时候是零下二三十度,对于取暖的要求很高。这些地方的古人到了冬天,不但要存储粮食,还要准备大量的取暖燃料,不然就会出人命。

这也是为什么古代这些地区人口稀少的原因。其实就东北来说,很多地方的土地还是比较肥沃的,但汉族人口就不愿意去。除了少数民族的战乱,天气太冷也是决定性因素。

其实直到解放战争期间,萨沙这样的江南人还是很畏惧东北的,有着各种离奇传说。

记得一份资料中,一个新四军老兵在部队赶赴东北之前吹牛:那里冷,只要在野外,小便就会结冰,只能用棍子敲断!

一个小兵不解:这一敲,不就把那个也敲断了吗?东北男人都没那个?

哈哈,笑话而已,不要当真!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