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要用20万军队灭楚,结果大败而归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诗书中将秦王一统天下渲染得如同秋风扫叶一般,其实秦朝并非战无不胜。在秦王政二十二年,秦国兴师伐楚,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出征,结果铩羽而归,秦王震怒!

指挥此战的小将李信认定自己死罪难逃,这是为何?秦王在出征前,曾问诸将领,若想伐楚,需要多少人?老将王翦表示至少要六十万,刚刚在攻打燕国中崭露头角的小将李信却极其自信地说,二十万足矣!秦王大喜,指责王翦已老,作战胆怯。直接派李信和蒙恬去伐楚了。

伐楚之战一开始,秦军确实大败楚军,但在乘胜追击时,李信继续向西进攻,试图与蒙恬在城父地区会师,却不料被楚国大将项燕从后尾随追击,双方大战三天,秦军战败而逃。李信信誓旦旦伐楚,但狼狈而归,这可谓是秦国为数不多的败仗。

李信率败军回来后。秦王做了两件事。第一,去频阳找老将王翦亲自致歉。王翦发现自己意见不被采纳后,就认为秦王使后来者居上而不重用老臣,以此为辱,他推托有疾,自请回频阳告老还乡。此战一败,秦王即刻意识到错怪老将,于是重新请老将出山。第二,秦王并未杀死李信,反而认为自己没有正确采纳雅言,以致失败。后来李信在攻取辽东以及齐国的战役中还在被重用。

秦王此举非常奏效。王翦在秦军大败后的第二年再次伐楚,一雪前耻,直接俘虏楚王,灭楚。而李信在之后的战役中大放异彩,为秦朝建立立下汗马功劳,有传言说,刘邦进攻关中时,已老迈的李信选择挂帅出征,以报秦王不杀之恩,奈何最终兵败,无法力挽狂澜。刘邦试图让他投降,但李信宁死不降以身殉秦。

秦王能不耻于向老将致歉,也能不滥杀小将。此举让众将知道秦王有胸襟,能容人,日后即使自己功高盖主,也不至于身首异处,就算战争失败,也不会胜败名列,从而减轻了武将的压力,这也是秦朝能一统天下的原因。另外,秦王不杀李信,还成就了一个望族。因为李信,陇西的李氏家族得以发展为名门望族,其后又出过李广等名将,还出过李渊这个唐朝的开国皇帝,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了。

其实秦始皇当政时,虽然律法严苛,还曾焚书坑儒,但对那些大将们,尤其是开国功臣着实不薄。自古凡是开国皇帝,必要有大将追随南征北战打江山,但江山到手后,手握兵权的大将们多半被清算,比如朱元璋几乎杀尽功臣。但是秦始皇手下大将却安然无事,还举家享受荣华富贵。

王翦王贲,父子同在秦朝为将,伐楚一战后,王翦手中的兵力一度达到秦国兵力的八成,秦王并未暗中打压。有人说当时还未一统,秦王才善待将领,其实秦王朝建立后,王氏父子皆被封侯,连王家的子孙辈王离也大权在握。蒙氏祖孙三代也为秦始皇看重,外出时甚至能和秦始皇同乘一车,蒙恬官至京城的最高行政长官,其弟也位列上卿。

秦始皇能被诟病处不少,尤其是被称残暴,但对待手下将领这一点,可以说做到了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几乎无可指摘。不仅比刘邦、朱元璋之流强多了,比杯酒释兵权的赵匡胤,也好处了一大截。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