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中国人为什么“祭灶”吗?掌管人间的“灶神”又是哪一位?

到了北宋的时候,中国的封建社会其实有了个很大的变化。宋代以前的朝代还属于豪族社会,即:以某些豪强大族的精英集团为主体的社会,凝聚力比较强大,对社会的影响也很大,但是,社会活力略显不足。

到了宋朝的时候,随着唐末五代的动乱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进入平民社会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同质化的广大平民以户为单位,开始更有活力的参与到各项事务中来。也在此时,我国很多风俗习惯开始大规模的被发扬广大或者被创造。

比如:“祭灶”这一习俗就被广大平民老百姓发扬光大了。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

祭灶这一习俗在当时的京城开封十分的盛行,由于,京城是一个具有一百多万人口的大都市,任何风俗的流行都会被广大的京城市民群众过得多姿多彩。这本质上体现的是古代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当大家都过上了好日子,就会有一种去享受一些精神上的娱乐活动的欲望。

而过年作为一个最重要的节日,在过年前后的很多风俗习惯都被大家热烈的创新发展了。祭灶就是过年前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了,所以,必须隆重地对待。

其实,到了祭灶的时候,距离过年已经很近了,气氛也比较浓烈,就如在一些历史类的著作所说的:“从腊月十五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京城里的家家户户和大街小巷都张灯结彩,车马如龙,好不热闹... ...”

“时届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酒糟涂灶醉司命,男儿酌献女儿避。”

而祭灶就在农历腊月二十三和二十四这两个日子里,到了这两天,京城里的百姓就开始祭拜灶神,自然是焚香洒扫以示重视。当时,有很多的民间歌谣都反应了过年的氛围,像:小孩子戴小花、放爆竹,老婆儿穿花袄等。

就像上文所说的,经济的发展和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是过年期间越来越热闹的根本原因。在当时的京城开封里面,生活着各阶层的老百姓,包括士农工商和士兵,都在祭灶开始前后就购置很多过年的物品,像:买门神、桃符、钟馗,挂雪灯笼等。其实,这和我们现在的风俗差不多,到了过年期间购买大量的年货,像:鞭炮、对联、门神、灯笼等。

祭灶这一风俗的起源还是比较早的,也被称为“辞灶”、“祀灶”。传说,中国古代奉祀的灶神,即是火神祝融,《礼记·礼器疏》:“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北宋京城开封的老百姓就把腊月二十三日的这天作为辞灶日,有民谣作品记载:“这天是灶王上西天去向玉帝述职的日子。灶王爷要在每年的这一天去天庭向玉帝汇报人间的工作。”

也因此,到了这天晚上,开封的老百姓就设立祭坛为灶王爷践行,谓之“辞灶”。

当然,这也就免不了供奉一些践行的贡品,这些贡品有一些灶糖、黄米面窝窝等。灶糖的作用也很明显,就是用甜品让灶王爷开心,上天向玉帝汇报的时候多说些甜言蜜语,多说些人间的好事情。祭灶的人或者孩子怀抱着公鸡,跪在灶王爷的画像前。至于为什么抱着公鸡,据说,鸡是灶王爷上天的交通工具,也被视为灶王爷的“马”。

焚完香后,老百姓们就开始向灶王爷的画像磕头,最后,还要把画像烧掉,整个环节完毕后就视为灶王爷上天了。其实,祭祀贡品里面的灶糖和我们现在的灶糖本就是一样的东西,吃着比较粘牙,但十分甜。之后,一大家子还要着手对家里进行打扫除,扫除往年的污秽之物,让全家都焕然一新。

并且,所有在外地闯荡的人也都会计算好时间,赶在祭灶这一天之前回家,和家人过一个好年。其实呢,中国古人的风俗习惯都是很有讲究的,比如:一大家子亲人通过祭灶这一活动,大家忙前忙后、相互配合,会进一步拉近大家的感情,让同宗族的人更加的亲近,而且,还有了一种比较庄重的仪式感,让浮躁的心灵得到一次充满神话色彩的洗涤。

同时,再加上小孩子的欢闹,真是一幅其乐融融的景象。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都城的繁荣,虽然,画的不是“祭灶”时节的景象,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在临近过年的时候,这种繁荣会来的更加猛烈,也可以让我们自行脑补一下“祭灶”的热闹情景。可以说,北宋开封城里的“祭灶”已经和今天的相差无几。

从更深层次上来说,进入平民社会的北宋已经为后世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规定了运行轨迹。在这个社会里,特权贵族和豪族是极少的一部分人,平民的政治权利趋于一致,生活方式也趋于一致。人们已经习惯小门小户、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则更加关注自身的小康生活,后世封建社会制度下的普通民众也以北宋民众的生活喜好为基础日益丰富多元化。

这其中,就包括“祭灶”在内的风俗习惯甚至影响至今。

参考资料:

『《祭灶的民俗心理与国民性》、《风俗的历史渊源、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