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扶苏的老丈人,不帮女婿,反帮着赵高,李斯到底在想什么?

秦始皇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但是秦朝在历史上却是个短命王朝。“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然而他的继承者不贤,身边奸臣祸乱,李斯和赵高合谋害死公子扶苏,扶持胡亥上位,那么身为扶苏岳父的李斯为什么要对扶苏痛下杀手?

李斯是历史上第一个宰相,是帮助秦始皇一统天下的开国功臣,而“皇帝”这个尊号也是李斯献给秦始皇的,没历朝历代沿用千年之久。秦始皇统一后,很多举措都是李斯的提议或参与,比如收缴民间兵器,制定《秦律》这一国家法度,在很多统一举措上,李斯有着重要的贡献。

李斯作为宰相,其权力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秦始皇在位时,李斯就是操持军国大事的掌舵人,而赵高虽然也是权臣,但是权势也在李斯之下。秦始皇死后,赵高生出了修改诏书的心思,而李斯就是他要拉拢的对象。赵高经过调查,知道李斯是个以家族荣耀为己任的人,就以此为筹码来逼迫李斯参与到他修改诏书,杀死公子扶苏,扶持胡亥上位的行动中。彼时的李斯还算正直,并没有理会赵高的威胁,但很快赵高发现他与蒙恬扶苏不睦,利用这一点将李斯强迫过来当队友,为了家族的绵延,李斯不得不答应。

赵高与李斯两大权臣联手,自然所向披靡,他们成功地害死了扶苏,顺利地让胡亥登上皇位。大事一成,赵高就开始把胡亥当做傀儡,利用胡亥把持朝政。而赵高一党为了自己的篡位秘密永远不被发现,将李斯也灭了口,还诛杀其最在意的三族族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宰相就这样退出了历史舞台,临死之前对自己的行为很是后悔。扶苏此人,本来就是始皇指定的继承人,即使自己与他不睦,扶苏向来大度,也并不会计较。如果自己当初站在他这边,也不会落得身死族灭的下场。

作为嬴政的嫡长子,扶苏是不会不娶妻的,但是关于其妻,史料上难寻踪迹。而凭借一些记载的蛛丝马迹,有些人就对其妻进行了推测,流传最广的是两个版本:一种说是王翦的后代,一种说法是李斯的女儿。

关于王翦后代这一说法的来源,是对相关记载的推断。秦始皇对长子扶苏并不是很喜欢,原因就是将扶苏的大度仁义视为妇人之仁,没有自己傲视群雄的霸气。而扶苏听闻后,求助于姻伯王贲,希望王贲提出可行之策。王贲是王翦的儿子,既然王贲与扶苏有姻亲之缘,那么扶苏的妻子极有可能是王姓后人。而第二种说法,是君臣联姻。李斯是秦朝的开国功臣,这样一个帮秦始皇一统天下的臣子,秦始皇自然想好好笼络。于是秦始皇跟李斯之间开始频繁地联姻,嬴政的公子大多都娶李氏族人之女为妻,而女儿也很多下嫁给李斯的儿子,这样的政治联姻也能很好地朝堂势力,因此扶苏也确实有可能是李斯的女婿。

然而,第二种说法却有点难以自圆其说,扶苏若真的是李斯的女婿,在赵高密谋要除掉扶苏时,李斯居然没有对扶苏施以援手,而是作壁上观。如果扶苏称帝,自己就是国丈,又何至于受到一个宦官的威胁?在当时,太子扶苏与李斯的关系可谓剑拔弩张,在政治上意见不合的两个人,又怎么会成为翁婿呢?

秦始皇在临终之际曾有遗诏,将边防军务交由将军蒙恬统领,命令扶苏回咸阳主持自己的葬礼,这样也就暗示着扶苏皇位继承人的身份。在秦始皇看来,一众子孙中唯有扶苏能把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治理得井井有条。而在遗诏发布之路上,半路杀出个赵高,在看过秦始皇的决定后,私心里想扶自己的弟子胡亥上位,自己也好青云直上。赵高曾与蒙恬的弟弟素来不睦,而扶苏却与蒙家兄弟很是要好,这样的关系也导致了赵高与扶苏的关系并不友好。扶苏若是登上大位,那么赵高就没有掌控军国大事的机会。反观胡亥,一出生就是在秦朝鼎盛的时代,加上那个赵高这些年的误人子弟,胡亥已然是一个典型的二世祖,他如果上位了,就势必能成为赵高的傀儡,而赵高也能因此权倾朝野。

赵高有了这样的想法,最大的绊脚石就是李斯,李斯功勋再大,也被赵高抓住了软肋,李斯就这样被赵高拉上了贼船,成为了胡亥篡位的帮凶。而扶苏看过这个精心伪造的诏书后,诏书上字字指责扶苏,扶苏不顾蒙恬的阻拦,在自己的营帐之中服毒自杀。扶苏在秦始皇的一众儿子中最为出类拔萃,是唯一一个能胜任帝位的人,最终却死在了波诡云谲的政治阴谋中,如果是扶苏继位为帝,那么秦朝的命运将会被改写,也不至于落下一个二世而亡的结局,令人叹息。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