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地名故事丨最早的甲骨文发现地——红桥区故物场大街

昨天在讲韦驮庙大街的时候,在评论区有人提到了“故物场大街”,但其将故物场大街当作了韦驮庙大街的前身混为一谈了,这篇文章我们就讲讲这个中国甲骨文的最早发现地——故物场大街。

故物场大街是实际上是和韦驮庙大街相连的一条街,韦驮庙当时的位置大致就在这两条街相交处,所以有人将他们混淆也情有可原。

故物场,顾名思义,就是卖旧物的市场。我们之前文章说过,韦驮庙一带在光绪年间至解放初期都被成为西头鸟市,说是鸟市,其实什么都卖,就好比“估衣街”也全不是卖旧衣服的。

在故物场大街的北头1号院,最早名为马家店,是一位姓马的山东人开的“大车店”,也就是那种传统的设施十分简陋的民间旅店,经常接待山东、河南一带的客商。解放后马家店更名为“民利旅馆”,90年后好像被改为了某单位的职工宿舍。

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朝,距今大约有3700年,这种古老文字就是我们常常提到的“甲骨文”了。长久以来,对于甲骨文的发现,一直有“北京王懿荣吃中药辨龙骨”这种说法,但随着深入研究,现在越来越倾向王襄最早发现、研究甲骨文。这个故事就要从刚刚提到的故物场大街马家店说起。

1899年,马家店里曾住过一位名为范寿轩的山东古董贩子,他手里当时握着20世纪中国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的甲骨文残片,于是范寿轩联系到了世居天津的金石学家王襄(主要研究前朝铜器、碑石及其文字铭刻及拓片的专家)和后来的书法家孟广慧(孟定生),并卖给了王襄一部分甲骨。

此后王襄节衣缩食,共计购买4000多片出土的龟甲兽骨,从此甲骨文就成了王襄的重要研究内容。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王襄生活拮据,日本人想高价收购这些甲骨,王襄为防止文物流失,宁可典当衣服、家什,也没有出售这些文物。建国后的1953年,王襄出任天津文史馆馆长,将毕生搜集购买、并且珍藏的甲骨全部捐献给了国家。

关于甲骨文最早的发现地“马家店”的确定,其实当年费了很大一番周折,一开始研究人员认为是马家店胡同,也就是现在的西关北里,直至今日,《天津地方志——红桥区志》中也未更正这一说法。但此地与王襄所著的《簠室殷契序》中记述的“西门外马家店,店甚简陋,土室壁立,窗小如窦,炕敷苇席”的特征实不相符。直到后来王襄之子王翁如在回忆到“马家店对面有座寺庙”,才最终于2009年从一位名为范贵林(人称范六爷)的102岁老人处确定了马家店遗址。

如今的马家店已经成为了红桥区的文物保护建筑。

【该内容通过维权骑士士值品牌馆授权发布】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