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干了一件“恶”事,这知府却借机发财,这事儿真的够奇葩!

在艺术圈,有一个“怪”现象,那就是某位著名画家或书法家,在世的时候他的作品并未受到关注,在去世后,作品却被收藏者争抢,甚至卖出天价,其实这事儿不是现代就有,在古代也是频频出现,而宋朝的一位官吏,还曾借着这招赚了一笔。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徽宗执政期间,他的作品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下面,小编就给您揭秘:北宋的那位官吏,靠着宋徽宗的“暴行”突发一笔横财的事儿。

在现代人心中,苏轼是一位文学巨匠,正因如此,不少文学爱好者会在他的碑文、书法作品中汲取营养。但是,世事难料,苏轼遗留下来的作品却少之又少,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还需从“元佑党人碑”讲起。

公元前1102年,蔡京在朝廷中“煽风点火”,鼓动宋徽宗打击守旧派。宋徽宗是个庸君,他特别喜欢听信奸臣的谗言。于是,他下了一道圣旨:“天下碑碣榜额,系东坡(苏轼)书撰者,并一列除毁。”并在全国各地立“元佑党人碑”, 将苏轼、司马光等共309人“所谓”的罪行一一雕刻在碑上。

苏轼罪名成立后,宋朝的官吏,对苏轼书法作品进行大规模的破坏,他书写的石碑惨遭灭顶之灾,砸碎的砸碎,深埋的深埋,丢进河中的丢进河中。

如果苏轼没死,估计也被宋徽宗的“恶”行给气死了。下面,小编说一下,徐州知府苗仲先。

苗知府得知全国上下,正在毁碑的消息,他眼珠一转,觉得发财的机会来了。当时,距离县衙不远处有一座古庙,庙内就有一块苏轼书写的石碑,他命手下的衙役,携带者宣纸、墨汁连夜去拓印碑文,足足印了几千份。碑文印完后,他领着祭祀名衙役,拿起锤子砸碎石碑。

苏轼的石碑完好无损时,没人拿这块碑当回事,如今苏轼书写的石碑被毁,徐州的文人和才子们,才知道这块石碑的珍贵。紧接着,苗知府将几千张苏轼碑文的拓印版,放到了古玩店中,并扬言数量有限,价高者得。达官贵人和当地的才子们得知消息后,蜂拥而至,最终,苗仲先靠着几千份拓印碑文,发了一笔横财。

这件事,还真的不是虚传,河南鄢陵县档案馆中珍藏着苏轼《醉翁亭记》碑帖石刻,就是后人根据拓片重新雕刻的。

正是因为“元佑党人碑”事件,苏轼的作品,几乎全都被毁掉了。宋徽宗做为一个皇帝,真得需要有一个虚怀若谷的包容之心,可是他蛮横地执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原则,甚至像苏轼这样与人无害的“文人墨客”,他都不放过。

毁诗砸碑,从表面看来,对宋朝的庙堂和国体并无损伤,其实宋徽宗的“恶行”,深深地伤害了那些具有胸有良谋的才子们的心。

国内有句俗话: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治理有道,就去当官,如果治理无道,则应隐退藏身。

宋朝当时庸才窃据高位,而高才退隐草莽,金兵袭来,宋徽宗手下一无御敌的猛将,二无出谋划策的高人,等待他的只能是被囚敌国,极其“悲催”的命运。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