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名将:乾隆皇帝爱将,异姓王福康安!

福康安你或许不熟悉。但一说野史上他是乾隆帝的私生子,似乎让人眼前一亮,想探查他真正的来历。然而,野史就是野史,任你如何描绘这一人物,都无法改变历史上对福康安的描述。

福康安,傅文忠恒的第三子,乾隆帝孝贤皇后的内侄。他的成就比起其父还要高,乃是富察家族中功勋最为卓著的战将,一生中他南征北战,历经无数战火的洗礼,可以说是在战火中成才起来的将相,他是享受“生封贝子、死赠郡王”大清藩王之外的唯一异姓王。

乾隆的礼遇

乾隆十九年,傅恒正处平定准葛尔叛乱的前期。大战前,福康安生于沙滩北街的家中,此后傅恒转战准葛尔半年有余,力克伊犁,擒获达瓦齐,乾隆帝特地颁谕,授傅恒为一等忠勇公。

或有爱乌及乌之说,福康安出生就自带主角的光环,乾隆将其豢养在宫中,与众阿哥同学习、同操练,更是深得乾隆亲自教诲。按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记载:“福康安由垂髫豢养。经朕多年训诲。至于成人。”

仅此一条,可以看出乾隆皇帝十分喜爱福康安。可知道,在满清统治下宫廷,别说外姓,就是皇子皇孙想要觐见皇帝都非易事,更别说亲自教导,似乎除了乾隆帝当年因天资凝重受圣祖越代教导外,再无他人有此待遇。

圣祖初见于(乾隆帝)藩邸牡丹台,喜曰:“此子福过于余。”

有了帝王的礼遇,福康安与其父一般平步青云。乾隆三十年,舞勺年龄的福康安就承袭了云骑尉,授三等侍卫,命在乾清门行走。两年后,擢二等侍卫,命在御前行走,后擢一等侍卫。真正的步入官场,要到乾隆三十六年,镶蓝旗蒙古副都统伍勒穆集身体抱恙,福康安被补授,后兼任户部侍郎。乾隆三十七年在军机处学习行走。

战乱中的福康安

福康安一生戎马倥偬,参与的、指挥的大大小小的战役数十起,他从刚入金川前线的平叛将领,一路高歌猛进,任职过吉林将军,盛京将军,云贵、四川、闽浙、两广总督,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他为大清的安定和多元化多民族国家的稳固可以说是不遗余力。

有几场硬仗福康安打出了大清的威名。

乾隆五十年,福康安在平定甘肃的回族事件继发于撒拉族民变之后。五十一年,台湾林爽文领导的汉族、高山族农民爆发起义,闽浙总督常青失利后,乾隆帝改派福康安。未几,大军从鹿仔港登岸后,福康安挥刀亲战,自领巴图鲁侍卫冲入起义军中,斩杀数将领,林爽文败北后被俘,此役福康安成功扭转战局,平定台湾。

乾隆五十七年,廓尔喀入侵西藏地区,福康安亲率远征军转战万里,在茫茫的雪域高原打得廓尔喀部溃不成军,在收复擦木、济咙等地后,大军士气高昂,一路攻城掠寨,深入廓境,直抵雍雅,在六战皆捷的基础上,最终打到了加德满都之地才在廓尔喀国王乞降后作罢,此役位列乾隆朝反侵略战争之首,成功地维护了大清的尊严,奠定了西藏安宁团结的基础,福康安功不可没。

乾隆六十年,汉苗两族的民族矛盾引发战乱,当时已达爵位顶峰的福康安,会同和琳、福宁率兵镇压。这一战,首战告捷后福康安被封为贝子,但仗打得并不顺利,苦熬一年余,福康安因久战不下,再加上连续行军作战,终未能等到封王的那一天,他于四十二岁因病死于军中,时年为嘉庆元年五月。乾隆帝万分悲痛,追封福康安为嘉勇郡王,谥号文襄,配享太庙。

圣人眼中观福康安

俗话说,人无完人,更何况是在乾隆庇护下,而又在战场上屡立战功的福康安。从福康安的出行就能看出他这个人还是很奢侈的,据《清代之竹头木屑》记载,福康安出行都是坐轿,这个无可厚非,上朝去那个将相不坐轿乎?但你在行军打仗时也坐轿前去,而且常年抬轿的轿夫就有36人之多,轿夫每人再配四匹良马,供他们抬轿抬累了休息用,以便保持充足的体力。其奢侈程度可见一斑。

福康安在军中的地位比起其父有过之而无不及,随着南征北战,他积累起来的战功使他从最初的云骑尉到嘉勇巴图鲁,再到嘉勇男爵、嘉勇侯爵,直到加封忠锐嘉勇公。这些爵位的提升自是成就了福康安,但也使他的家奴们越来越嚣张跋扈,虽未达到寸草不生之势,但却也是雁过留痕。

一日,路经一县,轿夫某因向地方官员索要钱财、滋事扰民,被县令杖责,按理说不是什么大事,但福康安是个护短之人,此县令没过多久便遭朝中人弹劾,被罢免了官职。想想也可理解,也不看看与福康安有交集的都是谁,阿桂、海兰察、纪晓岚、刘墉那一个不是权势之贵。

福康安与和珅

福康安与和珅的交集并非《铁齿铜牙纪晓岚》里那般,福康安事事听从和珅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武夫,实则福康安的权势要比和珅大很多,论资排辈的话,和珅是小弟级别的,配享太庙的和琳(后因和珅被诛而迁出)刚出道时也是福康安鞍前马后的小卒子。

再者,和珅只能算是宠臣,完全靠着结党营私广济的政治同盟和财富,最后也成为嘉庆帝的囊中之物。反观福康安,他是乾隆最为倚仗军事重臣,手握千军万马,那里有战乱,那里就有他的身影,堪称大清的中流砥柱。

这两人虽说是一文一武,把持着朝政,但和珅还是有差距,和珅算是乾隆多宠信一点的臣子,而福康安被封为贝子,乾隆帝还特批贝子的头衔可以“承袭三世”,之后再按清律降爵承袭,就这殊荣大清朝绝对独一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