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公祭日中唤醒自我、发愤图强

作者:王石川

总有一种记忆让人沉重和忧伤。今天(12月13日)上午10时,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公祭现场和南京全城拉响防空警报,汽车、火车、轮船汽笛齐鸣,行人就地默哀。同一时间,全国各地也在用不同方式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2014年2月27日,我国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每年的国家公祭日,我们都不曾犹疑,更不曾淡漠,以最庄重的仪式表达哀悼,以最恳切的情思寄托缅怀。我们深知,南京大屠杀是国殇,是民族苦难,是镌刻在国人心中的醒目伤痕。忘记历史就是背叛,哪怕历史的伤口已经结痂,但仍我们的心里隐隐作痛。

“龙盘虎踞,彝训鼎铭,继往开来,永志不忘。”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究竟是为了什么?习近平总书记曾给出答案,一是缅怀,二是宣示。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缅怀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表达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愿望,宣示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

在灭绝人性的大屠杀中,30万同胞惨遭杀戮。这不是一串数字,而是痛彻心扉的悲伤回忆:每一个遇难者都让人心碎,他们的不幸就是国家的不幸。侵华日军一手制造的大屠杀惨案,是骇人听闻的反人类罪行,是人类历史上的黑暗一页。今天,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举行国家公祭,更有深刻含义。

在抚摸伤痛中剖析过往,更好地以史为鉴。近代以后的100多年时间里,中华人民无数次经历了战争磨难,更加懂得和平的珍贵。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不是人类和平之计。只有人人都珍爱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会真正到来。

在回望历史中痛定思痛,更好地奔腾向前。拿什么告慰所有在南京大屠杀惨案中不幸罹难的同胞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没有强大的国力就无法更好地维护和平,也不可能让国民有安全感,更谈不上捍卫国民的尊严。国富民强,国民就更有幸福感。

在追昔抚今中汲取力量,更好地留存记忆。让人伤心的是,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的生命在逐渐凋零,这是无法改变的残酷现实。但有句话说得好,“时间终会带走证人,但时间本身就是永恒的证人”。一切罔顾侵略战争历史的态度,一切美化侵略战争性质的言论,都是经不起推敲的。历史在那里,记忆在那里,谁都否认不了。

在精神洗礼中塑造自我,更好地报效国家。时光之河永在流逝,心中的壮志却永不黯然,承平时代,何以报国?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足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要不怕困难、攻坚克难,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经受锻炼,增长才干。要勇于创业、敢闯敢干,努力在改革开放中闯新路、创新业,不断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不消费苦难,更不沉湎于苦难,要越挫越勇,发愤图强,以蓬勃的干劲融入奋进的新时代,以出色的成就建设祖国。当我们的内心越来越强大,我们的国家越来越繁荣富强,我们才能告慰先烈,告慰每一位为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斗争中英勇献身的同胞们!(王石川)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