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被称为学术版的“盗墓笔记”

今天带来的是谭凯的《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这本书,和昨天我们说的那本美国汉学家姜士彬的《中古中国的寡头政治》主题很相似,讲的都是中国汉朝到唐末的门阀士族,这两本书的主题可以说是一脉相承,而它们的作者也非常有渊源,在谭凯写作这本书的时候,还得到过姜士彬的很多建议和帮助。

但是不同于姜士彬研究中国门阀士族从生到死整个的历史过程,谭凯把着眼点聚焦在了这个社会阶层的消亡,及其原因,并且在这个问题上,他得出了跟前人不一样的观点,大多数史学家认为,唐朝中期的安史之乱是门阀大族消亡的起点,但是谭凯的研究结论是:安史之乱之后,门阀大族继续把持着中国的官僚体系,没有遭到破坏,真正给他们造成灭顶之灾的不是安史之乱,而是黄巢起义,以及之后的军阀混战。

这个结论,不是凭空做出的,为了发掘9世纪中国的大家族关系网,尽可能还原当时中国政治圈和社会高层的样子,谭凯分析比对了几千块唐代墓志,所以说,这本书堪称是一本学术版的“盗墓笔记”。

我们首先要交代一些基本概念,比如书名里的“中古中国”和“门阀”这两个概念,其实在昨天说的《中古中国的寡头政治》书里我们已经讲过了,再来复习一下。

所谓“中古中国”,这是西方汉学界对中国历史的划分,一般把秦朝到唐末、五代,直到宋朝建立,这段历史算作“中古”,比如这两本书里,作者都是这么划分的,但也有的书里把宋元也算成是“中古中国”。

再说“门阀”,门阀的概念发源于“士族”,士族是一个精英阶层,在《中古中国的寡头政治》那本书里,姜士彬重点探讨了汉末出现的九品中正制对士族形成的作用,而在本书里,谭凯追溯到更早,他说,自从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无论中央还是地方的官僚,大多是由擅长经学的大儒们来担任,经学,简单说就是研究儒家经典,用书里边的思想来治国理政,用最通俗的方式来理解,经学就代表着当官从政的资质,所以经学大师经常把自己的毕生学问传授给自家子弟,这样经过世代的积累,往往就会形成经学世家,他们显然更符合国家选拔官员的条件,所以更容易获得官职,就这样,学术水平和社会地位挂上钩,就形成了士族。而后来九品中正制的出现,进一步帮助士族牢牢控制住了社会上层。士族当中最显赫最兴旺的一部分,就是所谓“门阀”。

魏晋南北朝,是门阀政治的高峰,这时候的门阀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就是讲究“郡望”。

这是一个我们需要解释的概念,“郡望”,就是郡县的郡,声望的望,“郡”指地名,“望”是指家族,郡望放在一起,就表示某一个地方的名门望族。家族的所在地或是发源地,跟家族的姓氏结合起来,就叫郡望,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鉴别标准。

举两个例子来说,像东晋时候最有名的两大门阀,王氏和谢氏,王氏出过东晋开国的宰相王导,还有书圣王羲之,最显赫的时候号称“王与马共天下”,王就是王氏,马就是皇帝司马家。但是你可不要以为,当时每个姓王的都有这样的地位,这个王氏是专指“琅琊王氏”,你不但要是王氏,还要是琅琊王氏,才有豪门子弟的地位,才能比其他地方出身的姓王的高出一等。同样,谢氏是“陈郡谢氏”,也是一样的道理。

这个就是郡望,不光看你姓什么,还得看你这个姓氏来自哪里,在魏晋门阀社会,门阀大族特别爱标榜这个,以此来彰显自己的身份。

可以说郡望这个概念,进一步帮助门阀大族实现了自我塑造、自我拔高,南北朝末期到隋唐初期,出现过一些特别有声望的门阀,强大到皇帝都不得不通过限制他们彼此通婚,来防止他们进一步扩大影响,比如唐高宗就曾禁止当时的七大家族联姻,这七大家族分别是:赵郡李氏、陇西李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

不过唐朝这一个朝代,郡望的重要性一直在减弱,其中一个原因,说起来很有意思,这些大家族人多钱多,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纳妾、多生孩子,就像作者说的,富有的精英比不那么富有的精英有更快的繁殖能力。但是呢,凡事都是“物以稀为贵”,人也一样,当这些大家族子孙繁殖太多,遍地都是,也就没有那么受人重视了,这就导致了郡望的社会效用被淡化了。

当然,这只是门阀大族衰落的一个原因,更主要的原因我们后面再说。

题外话:读书可以扩充我们知识边界,获得更多看问题的视角,但盲从是要不得的...

喜欢我的文章就果断关注转发吧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