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建文帝下诏天下勤王,却并没有多少军队入卫京师?

对任何一个王朝来说,勤王都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因为勤王意味着总动员,不仅要打乱既有的全国军事部署,抽调地方军队入卫京师,就可能造成地方上可能出现混乱。而军队驻扎地离京城远近不同,从各地到京城,需要沿途经过的地方供应粮秣,也会扰乱这些地方的正常秩序。更重要的则是,这种征召全国军队入卫京师的命令,请神容易送神难,不一定能各地的军队都来,而先来的一定会试图控制朝廷。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一般都不太愿意征召全国各地的军队勤王,入卫京师。

比如东汉末,大将军何进为了诛杀宦官,征召当时在并州的董卓进京,董卓还没进京,宦官将何进骗入宫中杀死,袁绍、袁术兄弟火烧宫城,攻入皇宫,大杀宦官,洛阳大乱,董卓在这时到达洛阳,很快就控制了洛阳,随后也控制了朝廷,废立天子,逼辱妃主,公卿大臣无可奈何。袁绍、曹操等逃出洛阳,回到地方上以讨伐董卓为名招募军队,一些地方官员也同时行动。最后,诸侯讨伐董卓不成,就开始各自抢地盘,割据一方,征伐不已,形势更加糟糕,最后演变为三国鼎立,分裂长达近百年。

所以,历代在征召军队勤王的问题上都是非常谨慎的。如果京城只是遭到一般性的围攻,宁可从近处征召军队来保卫京师,也不太愿意命令全国各地勤王。实际上,在古代的技术条件下,从朝廷发布勤王的命令传播到全国各地,到各地接到命令之后组织军队,选任将领,筹集粮草物资,再加上长途跋涉,是需要比较长的时间的,短则三四个月,长则半年到一年,多数情况下,即便这些军队是真心忠勤王室,是来保卫皇帝的,也是缓不济急,等这些军队到达京城的时候,京城都已经被攻破了。

明朝实行卫所制,但从成祖开始,为了便于持续的北伐,又征调各地精锐军队,组成京营军队,实际上已经变成团营制。英宗率军出征时,所率领的便是京营军,但仍然留下了一部分在北京。所以,土木堡之变后,景泰帝监国,只能抽调当时在南直隶、北直隶、山东、河南备倭粮运诸军入卫京师。也先率军攻破紫荆关,进犯京城时,景泰帝先下诏征召各地藩王勤王,同时下令宣府、大同总兵官以及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巡抚招募军队入卫京师,并且要求朝鲜、河州也同时征兵入卫。待到瓦剌撤退之后,就马上下令“诏止诸王兵”了。

从当时的形势来看,朝廷虽然未能彻底讨灭燕王,但整体而言,也仍然是朝廷处于优势一方。建文四年朱棣率军南下奔袭南京之前,总体上仍然是朝廷的军队在战略上对燕军形成围攻之势,虽然忽有胜败,但燕军仍然处于劣势,建文三年底,朱棣甚至多次上书请和。建文四年燕军轻兵奔袭开始之后,因为朝廷军队主要都部署在河北一带,山东防御空虚,所以很快就被突破了。这之后,盛庸、平安等人赶紧率军南下追击,同时朝廷也派魏国公徐辉祖率军北上救援山东,徐辉祖与都督何福在江淮地区与燕军交战,初战告捷,盛庸、平安等人的追兵也已追来,这时候如果朝廷持重一些,是完全有可能把燕军包围在江淮地区的。

但朝廷这时候听说徐辉祖得胜,燕军已经向北撤退,于是命令徐辉祖撤军,让何福成了孤军。之后,朝廷诸军与燕军在灵璧大会战,结果是朝廷诸军败绩,盛庸所率朝廷主力军队也在淮上发生溃散,入援的辽东兵才走到直沽就直接兵溃,这时候形势才完全逆转,官军中开始出现不断投降燕军的情况。燕军到六合,官军再次收集亡散,与燕军会战,仍然被燕军击败,未能构成有效防御。这时候,朝廷才慌了,下诏命令天下勤王,同时派官员到外出征募军队,但这时候朝廷京畿附近已经没有军队可以征调,加上城内出了内奸,燕军很快就攻破了京城。

而到了建文帝下诏命令天下勤王的时候,形势已经完全逆转,燕军势如破竹,官军连战连败,尤其是在江淮之间未能取胜,胜败大势已定,就算是地方上勤王,也已经来不及了。而且,要想地方上的勤王军队能够有效支援朝廷,朝廷至少要在江淮之间能够战胜燕军,最起码是要形成僵持和胶着的态势,才能让地方将领和藩王们看到勤王有成功的希望,否则他们当然也不会冒着得罪未来皇帝的风险起兵勤王。而朝廷在江淮之间未能战胜燕军,大势已去才下诏勤王,当然已经没有多少意义了。

所以说,在勤王这件事上,把握好时机很重要。在自己还有能力组织防御的时候就要下诏各地勤王,这样即便敌人退走后,自己也有能力控制局势,不致于让勤王的诸侯控制朝廷,到自己已经山穷水尽走投无路了才下诏勤王,实际上已经没有意义了。这时候,对各地诸侯而言,观望成败,保境自守会是普遍现象。就算是地方诸侯接到命令之后并没有派兵勤王,而朝廷也能稳住局势,朝廷大战之后实力下降,一时半会儿也没有能力追究责任,多数情况下也只能不了了之。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