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前,秦国也曾斩首魏国六万,这是秦国统一的起点

历史上秦国一统天下的时间非常长,从秦献公后期算起,大概用了一百四十多年。

秦始皇在十年内灭六国圆满完成一统,那么秦统一的起点又在哪里呢,很多人会说商鞅变法。可变法是个不断推进的过程,如果要以一个具体的时间点来做标记的话,就是商鞅变法前,秦魏之间的石门之战。

秦献公曾经承诺魏武侯,如果魏国帮助自己夺位成功,在魏武侯有生之年,将不加兵魏国,作为魏国护送自己回国夺位的回报。

公元前370年,秦献公五十四岁,这个承诺生效了十五年。这一年魏武侯终于过世,秦献公的这个诺言,自然就不必再坚守,秦军东进只是时间问题了。

魏国经过近一年的内斗,最终由魏罃即位,是为魏惠王。魏惠王之所以不称为魏惠侯,只因其几十年后称王,级别提高了。

魏惠王即位之后,用年轻的太子魏痤来负责河西和河东的防务。

魏国历来有太子担任军中要职的传统,魏武侯为太子时曾亲自攻打秦国河西,也曾作为监军攻灭中山国。魏惠王的太子魏痤也担纲重任,负责魏国整个西部的防御,半壁江山交到他手中。

那么太子魏痤的能力如何,与秦献公能否收复河西,就密切相关了。魏痤其实能力不俗,军事才华也相当了得,这在后面的战争中将会得到体现。

公元前366年,秦献公令秦军进行了一次试探性的进攻。这是秦献公即位二十年来首次对魏国用兵,进攻的地点是魏国河西南部的重镇阴晋。

此时魏惠王已经决定迁都东部大梁,并且开始了人员和物资的转移。在魏国西部,魏痤坐镇河东安邑,河西太守龙贾则负责在第一线对抗秦军。

秦军这次统领的大将是庶长章蟜,他是秦献公喜爱的一员猛将,身体素质出众,作战勇猛,善于领兵突袭。

章蟜统领的秦军到达魏国阴晋附近,阴晋守军也不甘示弱,他们出城与秦军大战一场。

两军对垒,秦军有人数优势,魏军则装备精良,魏武卒更是个个身怀绝技。

不过要论秦魏两军最大的差异,在于心理层面,魏国对秦国有着巨大的心理优势。秦军虽然多是慷慨激昂的勇士,但对魏军的几十年不胜,多少有些恐魏症。

秦军的猛将章蟜身披铜甲,抡动铁刀,跨战马左驰右突,舞动如飞,奋力搏杀。有什么比一个大将身先士卒更能鼓舞士气呢,秦军将士见堂堂庶长如此,哪个还不力战到底。(这时候还没有军功爵位制,秦军作战的积极性不算太高)

这场战争秦军凭借绝对的人数优势和主将的生猛取胜,魏军败退之后,躲在阴晋城内不再出战,龙贾则坐镇少梁,令所有城邑的守军坚守不出。

阴晋的小规模战争,让魏国河西太守龙贾和秦献公都悟出了一些道理。

龙贾从这次交战中得出秦国军力不可小觑的结论,魏军最佳的防御方式就是据城坚守,料想秦军办法也不多。

秦献公则感受到魏军的强劲实力,虽然以优势兵力迫使魏军回城,但秦军要收复整个河西,谈何容易。

此后龙贾在魏国河西继续高筑墙广屯粮,一副要与秦国打持久战、防御战的样子。秦献公如果按部就班,领兵去攻打河西的城邑,恐怕事倍功半,难以达到目的。

我们决不能忽略的一点,秦献公在魏国呆了三十年,对魏国的战略布局了如指掌,在秦献公看来,魏国的局势大致是这样的:

魏国在太行山以西,有河东郡、河西郡、上郡、上洛之地三郡一地。上郡和上洛之地多是山地和高原,人口稀少,除了战略意义,兵力少得可以忽略不计。

河西郡,这里的守军约为十万,是魏国与秦国接壤的一个郡,也应该是秦国反击魏国的首选之地。

河东郡,是魏国都城安邑所在,人口众多,虽然魏国已经开始迁都,但守军超过十万。魏国河东郡的守军,会随时增援河西郡,秦军若攻打河西,必须提防河东来增援的魏军。

河西河东以前是分属不同的太守,如今全都纳入太子魏痤的掌控范围,调兵遣将互相支援方面得以加强。

另外魏国还有一支中央军,用来攻城拔寨。但魏国中央军应该更多地在太行山以东进行扩张,秦国如果能对魏国速战速决,这支中央军是来不及跨越太行山支援西部的。

魏国中央军的战斗方向,与魏国的迁都计划有关。此时魏国已经开始迁都到东部的大梁,在东部进行一番扩张,拓宽大梁附近的疆域,是必然的选择。

由于赵国已经将都城从西部的晋阳迁到了东部的邯郸,韩国从西部的平阳迁到了东部的新郑(灭郑国之后),魏国迁都的意愿自然迫切。

迁都是个长期的过程,魏惠王即位之后,就开始了迁都的动作。魏国新都大梁是新建的城邑,魏惠王迁都的先行部队,已经开始对魏国都城的一番打造,并进行前期物资的转移,相信用不了几年,就能完成一座战国史上最大的城市搬迁工作。

由于魏国的中央军几乎全部在东部进行扩张,秦国在魏国西部要对付的,就是河西的十万守军,以及河东随时可能增援的数万大军。

情况明了,以绝对军力而言,秦军的人数比魏军多,但是在龙贾的防御体系面前,即使是魏军的两倍兵力,也很难夺回河西。

孙子兵法早就说了,五倍以上的兵力,攻城时攻方才与守方的军力持平。秦军并没有那么多的兵力,那么到底如何来破解龙贾的铁桶阵呢。

洛水西岸,晴空万里,河面上没有一丝雾气,秦献公率一干大将,遥望对岸河西,魏国沿河修筑的长城清楚可见,就连城墙上飘扬的魏国旗帜都是那么显眼。

秦献公自言自语道:“魏人夺我河西,五十余载矣。今魏国迁都大梁,西部空虚,正是我收复河西的好机会。”

身后一个粗犷的声音附和道:“君上所言及是,我等老秦人皆憋足了劲,就等君上一声令下,收复河西!”

不用回头,秦献公就知道这是庶长章蟜,这位猛将确实憋了很多年,前番与魏军在阴晋一场小战,庶长章蟜根本没过足瘾,他急迫地想大战一场,一扫心中多年的压抑。(因秦献公即位后二十年不对魏国用兵)

秦献公面向前方,问道:“章蟜,战船造的如何了?”

章蟜高声回答:“报君上,再有一个月,可全部造好。”

秦献公道“再给你三个月,造同等数量的木筏!”

“喏!”章蟜叫道,秦军要加倍规模渡河作战,这位战将很兴奋。

不过章蟜猜错了,秦献公要造双倍战船,目的不是让双倍的秦军渡河,而是要渡过两条河:洛水和黄河。

渡过洛水,就是魏国占领的河西。秦军最合情合理的一个做法,就是渡过洛水去收回河西之地。

然而对魏国了如指掌的秦献公,不打算这么做,他计划渡过洛水到达河西之后,继续向东渡过黄河,攻击魏国的河东!

攻击河东!越过魏国占领的河西攻击河东!想法够大胆,细细思量起来,其实是一个绝无仅有的妙招。

由于魏国重兵布防河西,又坚守不战,秦军难以在河西发挥。攻击河东,表面上有被魏军切断归路的可能,但秦军有绝对的人数优势,只要集中兵力,赶在粮草用尽之前退回秦国,并不惧怕河西的守军切断归路。

图-石门之战

公元前364年,秦军隆隆开动,庶长章蟜统领八万大军,渡过洛水和黄河,进入河东境内。

这是自春秋以来,近三百年秦军首次进入河东,虽然河西尚未收复,也足以令所有秦军的将士情绪高涨。

渡河之后,秦军的目的并不是要攻城拔寨,在没有充足的粮草和攻城设备的情况下,攻城绝对是下下策。(即便攻克了城邑,也难以守住这些飞地)秦军此番行动,目的就是打击魏军,以挫魏军的士气。

秦军进入河东之后,并没有一路向魏国都城安邑进发,而是沿着中条山脉向东,一路寻找可以伏击的地点。

河东的地形,除了中部有些丘陵,几乎是一马平川,不适合伏击。而南部的中条山脉,则有许多可以设伏的地点。

庶长章蟜最终选择了在中条山中段的石门山设伏,石门山(山西运城石门山森林公园)风景秀美,谁曾想到战国时期这里曾经发生一场大战,失败一方的伤亡人数刷新了当时的记录。

面对秦军的攻势,魏国太子魏痤并没有调动河西守军来支援,而是发动河东守军进行迎击。魏痤的对策是,你打哪里,我就用哪里的守军对付。

太子魏痤不调动河西守军,也是担心秦国还有第二支军队会乘虚而入,调动河东守军去迎敌,并无明显不当之处。

前往迎战秦军的河东魏军,人数约为六万,比秦军的八万略少,但魏军中有相当数量的魏武卒,其单兵作战能力突出,魏军的整体军力并不亚于秦军。

石门大战就这样打响,战前谁也没料到,这是一场可载入战国史册的大战。

魏军坐拥主场之利,多少有些轻敌,这也难怪,魏军多少年没有在本土作战了,此前多是魏军攻入他国领土的侵略战。

长期镇守河东的魏军,心态高高在上,并未把秦军放在眼里,何曾想到远道而来的秦军,会在深入魏国本土的地方设伏。

所谓骄兵必败,在石门这里,又印证了一次。石门伏击战的过程非常惨烈,章蟜将秦军分为多个编队,对魏军进行层层围困。

秦军石门伏击战,将六万魏军全部斩首,创造了单次战役斩首人数最多的记录。秦军后来一直不断在刷新这个记录,夺取河西的雕阴之战斩首八万,伊阙之战斩首二十四万,鄢郢之战斩首三十余万万,长平之战斩首四十五万。

石门之战大胜,秦军主帅章蟜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他按照战前计划,撤出魏国。

石门大战是秦军东进的一次标志性胜利,此后秦军东进的步伐,就从来没有停止过,直到秦始皇统一东方六国。

秦军在统一的过程中,不断刷新着斩首的记录:

公元前363年,石门之战第二年,秦献公又派庶长国攻入河西,这一次目标是河西重镇少梁。

魏国河西太守龙贾坐镇少梁城,他令守军坚守不出,这场战争打得很艰苦,进展不大,只能算是平局收场。

此时魏国与赵国发生了领土纠纷,魏国的河东郡与赵国的太原郡相邻,双方就处于分界线上的领土产生了分歧。当秦军围攻魏国少梁的时候,魏国太子魏痤正领着另一支魏军,在河东与赵国进行鏖战。

公元前362年,也就是秦国攻打少梁的第二年,魏国打赢了魏赵战争,俘获了赵国大将乐祚。

魏国在损失六万人之后,在西线同时与秦国和赵国作战,竟然一平一胜,可见魏军半个多世纪累积的军事实力,并未因石门大战的失败而大幅下滑。

魏国太子魏痤携新胜赵军之余威,拒绝了魏惠王的赏赐,马不停蹄领兵杀到河西,要一鼓作气与秦军决战。

这一次魏痤又犯下轻敌的毛病,在未与龙贾沟通的情况下冒进,在少梁城不远处被秦军伏击。为秦军立下大功的是庶长国,秦军不但取胜,还虏获魏国太子魏痤,令魏惠王伤心不已。

到此时秦国东进的过程,要告一小小段落。因为一代雄主秦献公,在这一年去世。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