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生死场》使鲁迅与萧红相遇,一部《呼兰河传》成就了她

在追忆鲁迅先生的文章中,许多人都评价说萧红是写的最好的那位,甚至连原配许广平都未能超越,只因萧红用来描写鲁迅的角度太过平实,几处细节、几句言语,便将鲁迅先生拉下神坛,成为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男人。

萧红是鲁迅先生的学生,可如今的许多评论却认为,二人的关系远不是师生这样简单。许广平就曾跟好友抱怨说,萧红来家的次数过于频繁,并且每每都要进入鲁迅先生的卧室,而那时鲁迅先生已经病重许久了。

萧红的一生,总的来说是非常悲惨的。从十九岁为了反抗媒妁婚姻而毅然决然离家出走后,她便开始了四处奔波的生涯,在这段期间先后遇见了三个男人,可却没有一人能陪她走到最后,感情屡屡受挫的萧红遇到鲁迅这个对她万般爱护的老师后,自然也会将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

萧红与鲁迅的相识是通过一本《生死场》,那时萧红正和萧军在一起,二人一路逃难至上海,鲁迅赏识萧红的才华,对二人也是十分照顾。为了和鲁迅先生多多交流,萧红甚至搬家到了鲁迅先生家附近,从此频繁登门的日子便开始了。即使到了最后二萧分道扬镳,萧红还是会常来拜访鲁迅先生。

至于众人猜测的鲁迅与萧红的暧昧情愫,还要从鲁迅先生对萧红的与众不同说起。一次萧红要出门赴约,请许广平为她打扮,许广平找来各种颜色的绸条作发带。期间,许广平玩笑般的将一根桃红色绸条绑在萧红头发上,萧红俏皮的询问一旁鲁迅先生的意见,却见他沉着脸苛责许广平:“不要这样妆她。”

简单一句话却暗含深意,三人都沉默了,许广平有些窘,一向活泼的萧红也反常的安静下来,许多读者也都认为这一瞬间在鲁迅的心中绝不仅将萧红当作学生那样简单。

1936年7月,萧红远赴日本留学,而仅不足三个月的时间,她便收到鲁迅先生去世的噩耗。几个月后,萧红匆匆回国,在许广平和萧军的陪同下,来到鲁迅先生墓前为他扫墓。

在这之后,萧红又嫁给了端木蕻良,尽管这段感情依旧没能圆满,却促使萧红写下了著名的《呼兰河传》,成就了她。

1942年1月,萧红孤独的病逝于香港,临去世前,她在纸上写下这样一段话:“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得那半部红楼与别人写了。”就这样,萧红结束了她悲惨的一生,纵使她没能像张爱玲那般名声响彻文坛,可她留下的文学著作带来的价值却是不可忽视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