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何不能兴复汉室?隆中对这一致命缺陷早已注定成败

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其核心思想是“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刘备茅塞顿开,于是请诸葛亮出山。

“隆中对”基本上是刘邦平定天下的翻版,只是难度要大得多。根本的原因是汉朝气数已尽,人心不向汉,像刘邦那样“还定三秦”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更谈不上什么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了。考虑到这一点,诸葛亮才提出要“跨有荆益”,同时占据荆州和益州,才能保证北伐成功。

众所周知,诸葛亮的隆中对最终还是失败了,或者说成功了一半,帮助蜀汉割据四川四十三年,用另一种形式“兴复汉室”了。诸葛亮北伐失败的直接原因是关羽丢了荆州,仅靠汉中一路北伐,根本无法撼动强大的魏国,五次北伐均告失败。

诸葛亮的设想是好的,可惜盯上荆州这块肥肉的不止他一人,还有个鲁肃。鲁肃在投奔孙权后,也提出了著名的三分天下之策。鲁肃的三分天下是在诸葛亮之前的,他对孙权说道:“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鲁肃的隆中对

鲁肃的战略思想与诸葛亮略有不同,他的思路是这样的:占据江东,联合刘表,与曹操三分天下。刘表去世后,刘备开始大放异彩,鲁肃迅速调整了他的战略思想,提出联刘抗曹,占据荆州,如果有可能就拿下益州,和曹操形成南北分治之势。

诸葛亮的隆中对

诸葛亮和鲁肃都是不世出的战略大师,很遗憾他们在荆州问题上起了冲突。刘备占据益州,若想对魏吴两国保持进攻态势,就必须占据荆州;孙权占据江东,若想与曹操平分天下,也必须占据荆州,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当然,并不是荆州全境都要争取的,刘备只需要得到南郡和南阳即可,孙权只要南郡和江夏、控制住长江水道即可,荆南四郡则可有可无。

赤壁之战后,周瑜率军攻打南郡,关羽负责“绝北道”阻拦曹操援军。这两位当世名将强强联手,用了一年多时间才打下南郡,还搭上了周瑜的命。东吴方面出力最大,成功地将南郡抢到手。后来出于战略考虑,孙权在鲁肃的劝说下,将南郡借给了刘备。

刘备借来南郡后,走水路顺江而上拿下了益州,又打下了汉中,扩张势头迅猛,兴复汉室指日可待。战略上的矛盾是无法调和的,荆州涉及到两国的立国之本,双方都不肯让步。南郡是诸葛亮实现“隆重对”的必争之地,因此刘备宁愿将长沙、桂阳划给孙权,也不愿归还南郡。

“隆重对”执行到这里就出现了大问题。要“结好孙权”,最好的办法就是归还南郡;要归还南郡,就无法达成“跨有荆益”。如此一来,“结好孙权”与“跨有荆益”在这里产生了矛盾。矛盾日积月累,终于在关羽北伐时爆发。孙权趁关羽带兵在外,派吕蒙袭取了江陵,用武力手段夺回了南郡。

紧接着,刘备发动了夷陵之战,但由于失去了荆州,汉军被堵在大巴山区寸步难行,终被陆逊一把火烧了个干净。蜀汉边境线缩水至位于大巴山腹地的永安一带,对孙权再无威胁。至此,孙权高枕无忧,非常愉快地与蜀汉再次达成联盟。

“隆中对”计划堪称完美,可惜诸葛亮忽略了荆州对孙权的重要性,刘备也未能取得对南郡的合法控制权,最终授人以柄,白白害死了关羽。失去了荆州的蜀汉,就相当于老虎没了牙齿,诸葛亮纵然用兵如神,蜀军天下无敌,以弱势兵力千里迢迢翻过秦岭进攻魏国无异于痴人说梦。诸葛亮五次北伐虽然均为成功,但他能在兵力劣势下在敌境来去自如,已经做的很好了。“隆中对”的缺陷他可能是知道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正是他千百年来被后人敬仰的原因。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