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腰缠万贯的富商有多气派?

约翰·汤姆逊(1837~1921),著名英国摄影师。1868年,汤姆逊来到中国香港,开始了解中国文化。1870年,他开始为期两年的的中国之旅,足迹遍布华东华北,拍摄了大量反映当时社会面貌的照片。尤其是他在北京以市井环境为背景拍摄的照片,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内涵。

《晚清碎影:约翰·汤姆逊眼中的中国》一书,收集了大量汤姆逊拍摄的中国老照片。历史洞察家为了给大家更好地呈现晚清时期的街头生活景象,特意将此书的照片重新编排,分为多个主题,分期向读者展现最真实生动的晚清中国。

·那些清朝人物肖像·

▲老人和他的骡子

当时的北京,骡子是一种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了,汤姆逊认为北京的骡子“很聪敏和有耐性”。骡子不仅用来运输货物,同时还可以把人们运到长城。实际上,汤姆逊去长城就是依靠两只骡子组成的“骡轿”到达的。

▲夫妻

这是身穿传统服饰的一对厦门夫妻。根据中国习俗,当时的夫妻是不会有这样对望的姿势的,这肯定是沟通大师汤姆逊的杰作——虽然他们的表情有点勉强,目光也没有完全相对。

▲夫妻站立肖像

这是同一夫妇站在欧式房屋前的全身照。根据服饰来判断,这对夫妇家境相对较好。男子的叉腰姿势也突破了中国人双手下垂的传统站姿,使画面增添了些许生动。

▲三个厦门人

画面当中是一个男子两边是女人,三人眼神都看着下方,好像不舒服的样子。这可能是因为当时男女授受不亲的状况。

▲老妪

这张照片无论是拍摄角度还是人物表情、姿势都充满了欧式古典风情。这使得这张中国老妪侧像产生了巨大的视觉冲击力。

▲富家小姐

这位女子站在走廊尽头的门口,她的服饰和时髦的头饰都提示着我们她来自富裕之家,而左手手扶门框的姿势对传统中国人拍摄的直立姿势来说也是一个突破。

▲贵妇

贵妇神情安详、淡定,一派大家闺秀风范。右手精美的折扇和左手长长的指甲套也透露出她的社会地位。

▲商人和助手

清末广东商人是一个独立的阶层,在大清政府和西洋贸易中充当着一个重要的角色。他们平常以炫耀其豪华私宅及陈列的昂贵制品—比如丝绸、象牙、珠宝、瓷器等来进行彼此的竞争。照相时也不甘示弱,身着当时只有王宫贵族才穿的貂皮大衣。

▲女仆

她身为仆人,但衣着整洁,发髻梳理得一丝不苟,佩戴耳环,两个手腕上还带着玉镯,只是淡淡忧伤的眼神透露出她对命运的无声抗争。

▲船家女

当时船家没有结婚的女孩都要在自家的货船上帮助装卸货物,她头上的格子方巾是为了遮挡阳光。像她这样的贫苦女子,在结婚前一般都是把头发编成辫子盘在头上,前面可以留少许刘海。虽然穿戴朴素,但女孩眼神里还是透露出掩饰不住的青春和妩媚。

▲新郎和新娘

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的爱情婚姻史就是一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从照片看,两人分别注视不同的方向,一对新人的脸上没有丝毫的幸福。汤姆逊在照片中描述:他们没有求爱的过程,结婚日期也是算命先生来决定的,

▲苦力

七个苦力服饰、姿态各不相同,裸露的肌肤以坚硬的山岩作为背景,凸显出了人性的坚韧。

▲妇女

这张照片中的妇女梳着当地特别的发髻。这位妇女隆鼻、削颊、短人中、牙齿白而整齐。

▲贵妇的女仆人

这个女仆是在去市场采购的路上,她左手持一漆盒用来盛购买的蛋糕和糖果,右手持一巨大的扇子来遮蔽强烈的阳光,不知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皮肤,还是为了保护盒子里的糕点和糖果。

▲拿阳伞的贵妇

伞是中国人的发明,照片中广东贵妇拿的这种长柄折叠伞一般是以竹为架,纱纸蒙顶,桐油漆,用来遮挡广东强烈的阳光。而贵妇的高髻都是用假发掺和衬垫梳理而成的,以簪或钗相固定,样式豪华,很吸引眼球。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