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祭天传统为何能一直保留着?聊聊“天人沟通”的冬至祭天

《左传》有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之礼作为中国古代五礼之首,关乎国家的政治、文化制度。历代帝王通过一系列隆重、庄严的仪式,达成“天人沟通”,祈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唐代贾公彦《周礼义疏》云,“礼天神必于冬至”,历代王朝均极重视冬至的祭天活动。

天坛公园的祭天表演 李京生 摄5000年前出现三环石坛

对于“天”的崇拜和冬至祭祀的传统在早期文化中已有体现。1983年,辽宁省建平县牛河梁发现了属于红山文化晚期的历史遗迹,年代约为公元前3000年,其中的三环石坛颇具特色。石坛整体由石桩组成三个同心圆坛,与今天北京天坛的构造有高度的相似性。商代甲骨卜辞中已经出现“日南至”(冬至)祭祀的内容,《周礼》《礼记》也有周天子在冬至日于圜丘祭天的记载。

有文献记载的正式祭天始于汉代。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热衷祭祀封禅的汉武帝作“通天台”,并在元鼎五年初步确定了祭祀礼仪。建始二年(公元前31年)正月,汉成帝于南郊祭天,成为汉代第一个正式祭天的帝王。东汉初年,神灵的牌位开始有了详细的规划,《后汉书》记述东汉初年,南郊祭坛的诸神牌位多达1514个。有意思的是,祭天传统并不因国家分裂而中断。魏、蜀、吴三国鼎立之时,开国皇帝均有于南郊告祭天地之举,祭祀天地是宣示政权统治合法性的重要标志。

唐宋时期确定了以冬至作为祭天礼日。选择冬至祭天,是因为其节气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古人认为冬至之日,是阴气由盛转衰的开始,此后阳气萌生,万物勃发,因此称冬至为“阳生”“长至”,又称“冬节”“亚岁节”。而祭天建筑设置在国都之南,也是配合五行之说中南方属阳的特性。帝王在这一天顺应天时,南郊祭天,祈佑国泰民安,岁美人和。

明清是祭天制度的定型期。明洪武初年,实行天、地分开祭祀的制度,在南京城外的钟山南、北分别建圜丘、方丘,每年冬至祭天,夏至祀地。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朱元璋认为天地好比父母,天地分开祭祀象征父母分离,于是改为天地合祭。永乐迁都后,明成祖将南京的祭祀仪式与建筑制式完全迁移至北京。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明世宗重新确立天地分开祭祀,于安定门北修建地坛。清代祭天礼始于皇太极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清军入关后,祭天礼仪与时节基本延续了明代传统,直至辛亥革命后废止。祭祀典礼中最隆重的仪式

天坛是明清帝王的祭天场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明清两朝共有23位皇帝亲临此处祭天。天坛周长九里三十步,实测面积约为273万平方米,由祈年殿、圜丘、斋宫等建筑构成。圜丘建于嘉靖九年,自上而下依次为一二三层。为了符合冬至阳生的特点,建筑尺寸大量采用一、三、五、七、九这些阳数叠加,一层中心“天心石”外分铺九块面砖,其后以九的倍数铺至第九圈,为八十一块面砖。清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扩建圜丘,扩建后三层周长共计45丈,是九的五倍,符合皇帝“九五之尊”之意。

祭天之典是祭祀典礼中最为繁琐隆重的仪式。明清帝王及陪祭官员在祭天之前均需斋戒。斋戒期一般为三天,斋戒期内皇帝不可饮酒食荤,陪祭官员不审理案件,不参加宴会,不吊丧,不祭神,不扫墓。如果皇帝不住斋宫,则需在祭天当日天色未亮时出行,沿途需平整街道、铺撒黄土,并将所过胡同街口以青布遮挡,以保障祭天队伍平稳抵达天坛。

祭天的准备主要由礼部负责,包括查看祭祀所用牲畜、修葺坛庙、排演祭天乐舞等。所有细节均须处理周全,在既定时间内完成。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冬至前一天,时辰已过酉时(下午五点至七点),正在斋宫的清宣宗听到神乐署有演练乐舞之声,感觉时辰有所延误,遂下令,以后乐舞彩排须在未时(下午一点至三点)完成,如再延误,定当严惩。

冬至节祭天圜丘的布置,体现了古代的天人观念。圜丘一层正北向南摆设“昊天上帝”神位,两侧摆设祖先牌位作为陪位,日月星辰风云雷雨作为从位。皇帝的祭天位置即在“天心石”,行三跪九叩礼的拜位在第二层南向。帝王两侧分列引导祭天仪式的“赞引官”,负责诵读向上天祷告祝文的“读祝官”,以及向帝王呈送各种祭器的“司香官”“司帛官”“司爵官”“赞胙官”等。三层分列陪祭的王公大臣。

明清祭天仪式,首先由皇帝自二层步入一层,三上香后回到二层拜位,带领群臣行三跪九叩礼。接下来皇帝再度升坛至神位前,先后将玉帛、供品献上,同时读祝官朗读祝文。然后是初献礼,行初献礼的只能是皇帝本人。亚献、终献则由太子、王公大臣执行。在皇帝本人接受福酒、胙肉后,再度行三跪九叩礼。最后撤去供品至燎炉焚烧。冬至祭天体现的哲学思想

历代祭天仪式,除了固定在冬至举行外,改朝换代之机也多是祭天之时。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即欲行祭天礼,只是因洛阳建造尚未完成才推迟到开平三年正月举行。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为宣示明朝正统性与皇权合法性,曾向“上帝”祭告:“如臣可为生民主,告祭之日,帝祇来临,天朗气清。如臣不可,至日当烈风异景,使臣知之。”据称不久天晴气爽,遂如愿举行了即位大礼。

祭天仪式是皇帝的专责,代表无上的地位。明清时期的祭天仪式隆重繁杂,碰到皇帝老幼体弱不能全部完成的情况,会选出代为祭祀的臣下。代祭是极为崇高的荣誉,是权位的直观体现。清康熙帝在位61年,遣官代祭多达18次,后期代祭都与九子夺嫡密切相关。在皇二子胤礽第一次做太子时,曾四次主持冬至祭天。但后被废,即便再度被册立太子,胤礽也无缘代祭了。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康熙帝命皇四子胤禛代行祭天礼。正当胤禛在斋宫斋戒时,康熙帝突然病情恶化,急召胤禛至畅春园听取遗诏。翌日,胤禛即位,是为雍正帝。

在传统农业社会的生产力条件下,帝王祭天旨在宣扬“君权神授”的思想,强调自己“受命于天”的正统地位,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于“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这个重大哲学命题的朴素认知。源远流长的祭天典礼凝聚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延续至今,它的功能和内涵随时代演进不断变化和丰富。天坛已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展现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天坛公园每年春节期间都会举办祭天文化展演活动,生动再现古代礼制的这一重要内容。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