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往事:赵构海上躲避金兵

文/李铁《航海往事》

靖康之变之后,赵构在应天府(河南商丘)登基,建立了南宋政权。得知赵氏又出个新皇帝,金军马上开始新一轮南侵,战略目标很明确,就是要趁宋高宗立足未稳,将其一举消灭,从而确保不再有新的赵氏政权与其为敌。

赵构曾遣使要求与金国谈判,表示求和,但金国不答应,继续进兵,并一举突破了长江防线。赵构惟恐重蹈靖康之变覆辙,向南退却,将朝廷迁至江苏扬州。

但没两年,金兵奔袭江苏扬州,攻陷了安徽天长,前锋距离扬州城只有数十里。宋高宗赵构闻报非常害怕,慌忙带领少数随从,乘马急驰到扬州最南端的瓜洲,渡江南逃,一直跑到临安府,也就是杭州。

但仅仅过了半年,金兵跨过长江,向杭州直扑而来。金军统率兀术亲率主力追击宋高宗,各路宋军纷纷不战而逃。

金军还迅速攻占了长江边上的建康(南京),并时刻威胁着杭州。赵构不得不继续南逃到越州(绍兴),一个月后,又逃到明州(宁波)。

兀术占领杭州后,得知宋高宗又跑到了宁波,立即派4000精兵追击。当金兵再次逼近,赵构意识知道,南逃并不是办法,一筹莫展。这时有个大臣建议,让他到海上暂时躲避金兵。

赵构觉得这个建议有理,便派人准备了20艘海船,准备出海躲避金兵追击。

但赵构要下海的消息一出,差点酿成了兵变。由于船太少,宋高宗与大臣们商定,一名禁军只能带两个家属上船。但这对禁军士兵来说是个难题。

父母上船,妻儿就上不了;反之,就是父母上不了船。于是,一些将士向长官求情,想让他们的家属都上船。但船确实不够,皇帝也已经下达了这方面的命令,长官也无法通融。

于是,禁军士兵决定找更上级的领导。一个给赵构出主意的大臣入朝时,100多个禁军士兵围上来,和他讲理,并出言不逊,甚至拔刀相向。

宋高宗得知情况后,生怕自己出海躲避金兵的计划泡汤,只得假意安抚闹事的禁军士兵,让他们回去听信。

第二天一大早,赵构给军队发出密诏,亲自带人把闹事的士兵包围。有些禁军士兵企图逃跑,赵构立即张弓搭箭,射死了其中两个人,其余的全部束手就擒。之后,赵构对他们严肃处理,为首的17名士兵斩首,剩下的也全都被关进大牢。

出海后,赵构让这些船在台州(浙江临海)与温州之间的沿海慢慢漂泊,后来又驻泊在温州的江心寺。

在海上躲避金兵时,他们都非常困难,皇帝也经常吃不饱饭。有一次,在温州附近,赵构实在太饿,命令停船靠岸,自己步行到一所寺院找吃的。

皇上突然到来,僧人手忙脚乱,不及准备,只好把自己吃的5个炊饼进献。赵构当时已经非常饥饿了,一气儿就吃了三个半。

兀术在攻陷宁波后,得知赵构已经下海,也曾派兵乘船入海追击。但金兵不擅长水战,被宋军水师击败。金军的水师又遇上海上大风暴,只好退回了回去。

后来,由于江南河道密布,不利于骑兵作战,劳师远征的金兵有点待不下去了。另外,金兵南下造成战线太长,几次战役均告失利,已是强弩之末。不得已,金军主帅兀术声称已经完成“搜山检海”的预定目标,开始北撤。

但金兵北撤并不顺利,撤退到镇江时,遇到韩世忠的水师,被截断归路。金兵被逼入南京东北的黄天荡,多次突围均告失败。最后用了火攻战术,好容易才打开缺口。但金军刚逃出韩世忠的包围,又遭到岳飞部的阻击,再次被打败,死伤众多,残众都逃回江北。

胜利的捷报传到海上,赵构一开始并不敢相信,经再三确认后,他从温州乘船北上,回到越州,结束了4个多月的海上逃亡生活。

公元1131年,宋高宗赵构把年号改为绍兴元年,并把越州也升格为绍兴府。但绍兴不便于漕运,而杭州既有长江天险,又不像南京那样离长江太近,容易受攻击,同时,杭州江河湖泊交错,不利于金兵作战。

另外,杭州也是鱼米之乡,物产丰富。于是,他便把南宋朝廷暂时迁到杭州,站稳了脚跟。

1161年,尽管已经与宋朝签订了和平协议,金国皇帝完颜亮还是亲率60万兵力,分4路直取杭州,企图一举灭亡南宋。

金军南下后,宋高宗又准备逃亡海上,准备再次“浮海避敌”。但有些主战派坚决反对皇上逃海,在他们的坚持下,宋高宗赵构只好表示“亲征”,抵抗南下金兵。

后来,在采石和其他地区,宋军把金国军队打得大败,并乘机收复两淮一带。金军内部矛盾激化,完颜亮被部下杀死,其灭亡宋廷的计划完全失败。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