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贞观之治

公元 626 年 8 月,唐朝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次子李世民登基,年号贞观,史称唐太宗。李世民面对经过严重战乱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不堪的局面,励精图治,在不长时间内,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秩序相对稳定、国家逐步强盛的景象,使贞观时期(627年~649年)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盛世”,历史把他当皇帝这一段时期称为“贞观之治”。《贞观政要•政体》中有这样的描述:“商旅野次,无复盗贼, 囹圄常空, 马牛布野, 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 米斗三四钱 , 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 , 自山东至于沧海 , 皆不赍(jī)粮, 取给于路。”

唐太宗在君主制度基础上创建了一种高度的政治文明,可以概括为“君臣关系和谐,朝廷光明正大”。唐太宗能够知人善任,首先为自己组建了一个高效能的领导班子,营造出了一个清明的政治氛围。他一生从谏如流,在历史上被传为佳话。据记载,光是魏征,就先后二百多次直谏他的过失。“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听则明,偏听则暗”是魏征劝诫唐太宗的言论。面对魏征的进谏,唐太宗不但没有恼怒,反而愈发谦虚,从谏如流,而且将魏征视为明得失的一面镜子。魏征去世后,唐太宗极为思念,感慨的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cú)逝,遂亡一镜矣。”

唐太宗在登基后颁布了一系列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鼓励农业发展。而且他早年目睹隋炀帝的穷奢极欲,底层人民所遭受的压迫与奴役,决心爱惜民力,从不肯轻易征发徭役。即便是他患有气疾,不适合居住在潮湿的旧宫殿,都始终不肯耗费民力去修筑新宫。这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品质为他赢得了上下的一致爱戴与拥护。在唐太宗的带领下,君臣和谐,上下一心,经济发展形势很快得到了好转。到了贞观八年至九年(634~635),牛马遍野,百姓丰衣足食,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升平景象。在重民、惠民、安民思想指导下,唐太宗采取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经过几年的发展,全国呈现出“人无水旱之避,国无饥馑之灾”的太平盛世景象。同时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工商业发展,新型的商业城市不断兴起。当时,世界著名的商业城市有一半以上都在中国,首都长安是一座世界性的大都会,又是亚洲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常住人口达到 100 万,外贸经济高度发达,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此时成了繁忙的商道。经济的繁荣为国家带来了大量的税赋。到贞观后期,国家仓储盈满,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唐太宗一生致力于推行仁政,与此同时,他又十分注重法治,按宽简原则修订法律,制定出《贞观律》。即便是在一个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他也坚持维护法律的公正,以身作则推行法治。他曾经对臣下说:“国家法律不是帝王一家之法,是天下都要共同遵守的法律,因此一切都要以法为准。”在贞观一朝,王子犯法与民同罪,执法严格,但量刑的时候又非常慎重,因为唐太宗秉性仁厚,一直对执法的官员说:“人死不能复生,执法务必宽大。”在他的苦心经营下,贞观年间的法制情况很好,作奸犯科的事情大大减少。据史书记载,贞观三年(629),全国判死刑的人犯仅有二十九人,几乎到了不依赖刑罚的程度。

唐太宗在位期间武功全盛,将唐帝国发展为当时东亚地区最强、文化最盛的国家。唐太宗大力推行府兵制,屡次对外用兵,经略四方,向后攻灭突厥汗国、吐谷浑汗国、高昌、焉耆、龟兹等西域诸国、薛延陀汗国,并且将漠南、漠北、西域、青海纳入唐朝的统治之下,还打败高句丽、吐蕃,吐蕃称臣于唐朝。由是唐朝声威远播。加上太宗能尊重外族风俗,并设置都护府制度,终贞观之世,四方服悦,太宗则被周边诸族尊为“天可汗”,并筑“朝天可汗道”,向唐室进贡,即使包括回纥(hé)在内的漠北诸部也每年向唐朝缴纳貂皮作为赋税。唐太宗成为东方世界的国际盟主,国家得以步入安康之世。唐朝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贩和求学者。外国人入境和中国人出境并没有太严格的限制,即不担心中国人出去后忘本忘祖;也不担心外国人进来后喧宾夺主。唐王朝又是一个开放的国度,来自世界各地的外交使节,遣唐使,在目睹了唐王朝的盛世之后,将唐朝高度发展的文化和技术带向了世界各地,为整个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贞观之治不仅是唐王朝最强盛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王朝史上最璀璨辉煌的一段记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