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来去定时守信 古人婚娶摆雁足灯

“三秦华章 光耀四方——陕西周秦汉唐文物精华展”亮相帅府

参观者在展出的雁足灯前驻足。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 查金辉 摄

本报讯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朱柏玲报道 雁由于来去定时,是一种信鸟,这也体现了一种守信用的契约精神,带有雁元素的雁足灯多为古代婚礼所用;除了我们熟悉的兵马俑,在古代,还会有12生肖俑,并且在墓地里它们有严格的排列顺序。

在古人的诗歌作品中也有体现,宋代陆游《秋思》诗之八:“眼明尚见蝇头字,暑退初亲雁足灯。”宋代欧阳修的《前汉雁足灯铭》:“煜守丹阳日,苏氏者出古物,有铜雁足镫,制作精巧。”

“三秦华章 光耀四方——陕西周秦汉唐文物精华展”于12月20日在张氏帅府博物馆开幕。展览由沈阳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和咸阳市旅游发展和文物保护委员会联合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咸阳博物馆参展。

展览展期为6个月,由“赫赫宗周”“东方帝国”“大汉雄风”和“盛唐气象”四部分组成。

此次展览展出的80余件(组)文物均为陕西历史博物馆、咸阳博物馆馆藏,都是陕西近年出土的周秦汉唐文物中的精品之选。

面具出现可追溯至

旧石器时代

面具出现的时间最早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当时的人们一般用树皮、木头、泥巴,甚至对动物的头骨进行改造,制成人面或动物的形象。商周时期面具的材质基本都采用青铜,系于人的面部或固定在某个位置,作为从事巫术或祭祀时佩戴的道具。

此次展出了商代的人面具和兽面具,均为一级文物。在1976年陕西省城固县宝山苏村出土。

人面具是仿人面制成,五官透雕,制作精致,形象逼真。兽面具造型似牛面,牛角粗大微微上翘,显得凶猛威武。

朴拙、夸张、神秘的青铜面具的使用与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特征有着紧密的联系,凝聚了古人地神灵虔诚崇拜的情感,并对中国的民俗和文化活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战国雁足灯为婚嫁用品

古代灯具主要是蜡烛和油灯,关于我们的祖先对灯的使用,从考古发现来看,战国墓葬中只有少量的发现,汉代以后随葬品中的灯具就逐渐多了起来。在西汉之前就有灯和蜡烛的使用文物发现了。

此次展出的一级文物战国的雁足灯,口径26厘米、通高40.5厘米,1966年于陕西省咸阳市塔尔坡砖瓦厂出土。它造型独特,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雁由于来去定时,是一种信鸟,这也体现了一种守信用的契约精神,雁元素用于古代男女结婚时的装饰品。

金饼,又称饼金,为汉代货币之一,主要用于皇室贵族间的赏赐与馈赠。黄金在春秋战国时期便有作为货币和馈赠的记录,至战国时广为流通。在汉武帝之前,黄金货币以战国时期就已出现的饼金为主要形制。饼金又称为金饼,大致形状为圆形饼状,正背面皆实而不空,形如干柿,便于携带和储藏。秦汉时期的金饼铸造多以陶质容器的器底为模型,将金液浇注其内而成,而且是一次性使用,因而金饼的大小不完全一致。加上铸地不同和工匠的技术问题,造成金饼的厚薄、大小等有差别。

1999年陕西省西安市北郊谭家乡曾出土金饼共219枚,总重量54116.1克。

此次展出了西汉时期的金饼(5件),为一级文物,直径6厘米。于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谭家乡东十里铺村出土。虽然距今时代久远,但作为货币的真金白银,仍可“亮瞎”双眼。

汉代铜器、陶器等

均有熊的形象

汉代熊的造型与纹样较多,如铜器、陶器、瓷器、木器、漆器等都有熊的形象。古代流传相氏打鬼时,要扮妆成熊的样子或戴熊面具驱鬼。故熊是祥瑞的吉兆,可避邪除恶。

此次展出的一级文物玉熊长7.5厘米、宽3.5厘米、高4.7厘米,其为圆雕,尖首圆眼,双耳后抿,体态肥硕,前腿直立,后腿微屈,慢步行走动状。

玉熊的通体结构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具有弧形的拙笨美。俯视,浑圆的头与身躯连为一体,看不到颈部;侧视,略突起的肩膊与凸起的臀部,腰部弧形下凹,松垂的胸腹近与地面,四腿为交错的走动姿式,构成了一个有节奏的笨拙慢动的神态;正视,紧闭双唇,圆眼有神,头部有凸起的棱角,肥壮懒散。

总体看比例适合,表情丰富,表现出了熊的肥胖笨拙、漫步悠闲之态。

鎏金铜蚕见证

2000多年前“陆上丝绸之路”

此次展览还展出了汉代鎏金铜蚕的复制品,它通长5.6厘米、尾宽0.6厘米。

鎏金铜蚕出土于陕西省石泉县,造型逼真,制作精致,国内罕见。蚕身首尾共计9个腹节,胸脚、腹脚、尾脚均完整,体态为仰头或吐丝状,说明当时人们通过蚕桑生产已熟悉蚕的生理结构。鎏金铜蚕是体现汉代养蚕缫丝业兴盛和中西丝织品贸易繁荣的代表性文物,也见证了2000多年前先辈们开辟"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

12生肖俑在墓地

有严格排列顺序

此次展出的唐代彩绘陶十二生肖俑为二级文物,高40—42厘米,在陕西省西安市郊区出土,为陕西历史博物馆馆 藏。

生肖俑在墓室中的排列有严格的顺序,东、南、西、北四方各三个,置于墓室四角,以鼠为始,以猪为终,按子南午北,顺时针方向布置。此组十二生肖俑均为兽首人身,着敞领宽袖袍服,衣长垂至足下,双手拱于胸前。以十二生肖俑随葬的风俗最早出现于北魏时期,隋至唐玄宗天宝年间,流行写实动物形象的十二生肖俑。此种形象的十二生肖俑主要流行于天宝以后至唐末。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