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后周之末帝 柴宗训纨绮之冲年遇陈桥兵变 无奈禅位赵匡胤

柴宗训(公元953---973年),原封为梁王。周世宗于公元959年6月病死,他于同月甲午日继位,沿用周太祖年号"显德"。在位半年。

柴宗训即位时,年仅7岁,由符太后临朝听政,范质、王溥等主持军国大事。他在位期间,以李重进兼淮南节度使,防备南唐:以韩通兼天平节度使,防守开封东北面,以赵匡胤兼归德军节度使,防守开封东面,以向训为西京(今河南省洛阳市)留守,防守开封西面。

公元960年正月元旦,群臣正在朝贺柴宗训时,镇(今河北省正定县)、定(今河北省定县)两州忽然有人来报说,辽和北汉合兵南侵,范质便命令赵匡胤率领禁军北上抵御。禁军到达陈桥驿后,突然发动兵变,拥赵匡胤为帝。赵匡胤回师开封,举行禅让仪式,但人到齐了,却没有禅让诏书,翰林承旨陶谷从袖子中拿出一份,于是就用了这份诏书。赵匡胤即位做了皇帝,因赵匡胤任归德军节度使的任所在宋州,就以"宋"为国号,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历史上称为北宋。后周亡。

赵匡胤受禅后,降柴宗训为郑王,符太后为周太后。赵匡胤颁布圣旨优待帝母子,赐柴氏"丹书铁券"(免死金牌),保证柴氏子孙永享富贵,即使犯罪也不得加刑。后柴宗训母子被迁往房州,北宋开宝六年(973年)逝世,终年20岁,被谥为恭帝。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