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凌烟阁首位却落得悲惨结局的长孙无忌

唐朝时期,都城长安皇宫内,三清殿旁有一栋毫不起眼的小楼,人称“凌烟阁”。这栋小楼没有住人,而是陈列着24个人的画像。李世民是一个很怀旧的人,越到晚年,他越是怀念那些金戈铁马的日子,怀念当初并肩作战的那些小伙伴。怎么办呢?李世民就专门在皇宫中修建了凌烟阁,请著名画家阎立本描绘了24个功臣的画像,陈列在凌烟阁。这些画像大小跟真人一样,栩栩如生,面北而立,表示尊重皇帝。史称“凌烟阁24功臣”。

画像绘好后,李世民经常来到凌烟阁,忆往昔峥嵘岁月。此后,人们便将凌烟阁当作从军报国、功成名就的标志。唐朝诗人李贺在《南园十三首》中说:“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道尽多少英雄豪杰的心事。

在唐代的开国功臣之中,长孙无忌并不算其中的佼佼者,论打仗他不如尉迟恭、李靖;论治国不如房玄龄、杜如晦;论直言敢谏,不如魏征、王珪。但是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长孙无忌位列第一。长孙无忌(594年-659年),字辅机,河南洛阳人,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子,母亲为北齐乐安王高劢(mài)之女,文德皇后同母兄。长孙无忌自幼被舅父高士廉抚养成人,他跟李世民的关系极不寻常。他们很早就认识了,两人一见如故,成为相知相交的好朋友。不久,在长孙无忌舅舅高士廉的主持下,长孙无忌妹妹嫁给了李世民。这样一来,李世民就成为了长孙无忌的妹夫。两人的关系又亲近了一层。

隋朝末年,李世民随父亲李渊在山西太原起兵。长孙无忌前来投军,成为李世民的智囊之一。此后,长孙无忌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不离左右。他参加了与李世民有关的几乎所有重大战役,立下赫赫功劳,是李世民天策府的重要成员。长孙无忌对李世民作出的最大贡献,是参与了“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终生不忘长孙无忌的辅佐之功。他曾经多次对大臣说:“无忌聪明鉴悟,雅有武略。我有天下,多是此人力。”

公元626年八月,李世民继位,册妻子长孙氏为皇后。长孙无忌改任左武侯大将军。后来,罗艺在幽州反唐,长孙无忌又担任行军总管,征讨罗艺。贞观元年(627年),长孙无忌改任吏部尚书,并被定为功臣第一,进封齐国公。他既是勋臣,又是国戚,深受太宗礼遇,能够出入太宗卧室。

李世民是用人高手,他知道用人并不是才能越高越好,重要的是要放在什么位置上,而其中的关键点就是要让自己用着放心。毫无疑问,长孙无忌是最让李世民放心的。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监督大小臣工的“监工”和“总管”,又是将来辅佐太子的“保姆”和“师傅”,可以肯定的是,没有哪一个皇帝敢于将身后之事托付一个才干超凡绝伦的臣子。

相比较而言,能力略逊一筹的长孙无忌,李世民用起来最顺手也最放心,把最重要的事情交给他做,即便是有点私心,也绝翻不了天,捅不出大娄子。李世民挑选长孙无忌来执行他的政治安排,可谓风险系数最小。长孙无忌本身也是一个聪明人,他对李世民给他的定位心领神会。所以虽然顶着功臣贵戚的身份,而他在朝廷中表现却无比低调,后来李世民曾赠送给长孙无忌四个字的评语:善避嫌疑。也正是因为如此,李世民只要一有机会便会树立长孙无忌的威信。要知道,在当时没有辉煌的战功是一个硬伤,许多人嘴上碍于李世民的面子不好直说,但对于长孙无忌心中必然不服。

不久,李世民又准备任命他为宰相。然而,就在这时,长孙皇后却极力反对,她不希望自己的哥哥把持朝政,希望李世民吸取汉朝吕氏、霍氏家族专权的教训。不过李世民知道,长孙皇后不是吕后,长孙无忌更做不了霍光,但是在妹妹的影响下,长孙无忌也多次主动表示谦退之意,要辞掉自己担任的右仆射一职,从此后,长孙无忌开始了长期的赋闲生活,他顶着一大堆荣誉虚衔,作出一副不问世事的样子。

贞观七年(633年),唐太宗册拜长孙无忌为司空。长孙无忌上表推辞,被驳回后,又通过高士廉再次提出请求,认为以外戚担任三公,会招致“圣主私亲”的非议。唐太宗仍旧不许,表示授官是以才德为标准。长孙无忌又亲自上表辞让,唐太宗批复道:“我为秦王时,你就是我的得力心腹,在你的辅佐下,我才得以廓清宇内,君临天下。以你的功绩、才干、声望,完全能胜任三公之职,你就不要再推辞了。”他特意撰写一篇《威凤赋》,赏赐给长孙无忌,追思自己创业之艰与无忌的佐命之功。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病逝于行宫翠微宫,遗命长孙无忌与褚遂良辅政。太子李治悲痛欲绝,抱着长孙无忌的脖子痛哭。六月,太子李治继位,是为唐高宗。长孙无忌进拜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仍兼任扬州都督,主持朝政。当时,长孙无忌以元舅的身份辅政,每有进言,唐高宗都优先采纳。

永徽五年(654年),唐高宗欲废黜王皇后,立武昭仪(武则天)为皇后。他担心大臣不从,便与武则天到长孙无忌家中饮宴,赏赐金宝缯锦十车,又任命无忌的三个庶子为朝散大夫,并以皇后无子来暗示无忌。长孙无忌却假装不明白高宗的意思,顾左右而言他。

永徽六年(655年),唐高宗决定废后,召长孙无忌、李勣、于志宁、褚遂良入内殿商议。李勣称病未去,于志宁噤不敢言,褚遂良则激烈反对。长孙无忌虽未明言反对,但却在一定程度上支持褚遂良。但唐高宗最终还是将王皇后废为庶人,改立武则天为皇后。武则天因长孙无忌接受赏赐却不肯支持自己,对他怀恨在心。

没过多久,李治以“谋反”的罪名,下诏削去长孙无忌的官职和封邑,流徙黔州(今湖南沅水一带)。后又令他自缢。长孙无忌死后,他全家被流放到岭南为奴婢。李世民地下有灵,不知作何感想?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