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有统一“全球”想法吗?近处有准备,远处有规划,看这五点

前几天,有一个网友在知乎上发了一个问题,他这样问道:秦始皇为什么没有统一全球呢?

看到这个问题,我第一个感觉是这个网友问的问题太不专业了。当时的情况,能统一华夏六国都不错了,怎么会有精力和时间去统一全球呢?再说,公元前221年那样的年代,世界上估计还没有全球的概念在里面,如果说有,在秦始皇心目中,所谓的“全球”,恐怕仅仅包含匈奴帝国或者其他一些周边部落。东西方交流是从汉代的张骞出使西域开始的,在秦始皇时代,秦人的认知范围也仅限于北方的匈奴部落,再远的国家估计没有什么印象。

但后来静下心来一想,也许秦始皇真的有统一“全球”的计划,只不过他脑子的全球,应该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全球。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下吧!

第一、从秦始皇的性格来看,他雄健刚毅,勤政奋进,堪称中国战国时期最有能力的帝王,也是中国历史上名副其实的千古一帝。他自称“始皇帝”,在骨子和血脉里有天下“共主”的思想。在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将天下设置成郡县制,不断加强中央集权统一。这一制度是当时世界上最前进的行政管理制度,为世界文明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影响力延续至今。这些制度的落地实施,为后来不断扩展的领土、人口、社会和经济管理拓实了制度基础。

第二,在秦始皇的主持下,他先后组织修建了秦直道、长城等震惊世界的大工程,从这些工程的实际意义来看,其向外扩展的战略意图非常明显。秦直道在战时状态下,既可以保证部队快速集结和突进,又可以保证粮草、火药、军队、战马以及刀枪等军备物资的快速跟进,在战役战术给养上快速供给,能超越敌方。秦始皇修建的长城虽然在当时主要的目的是阻挡匈奴人的南侵,战略防御作用明显大于战略进攻。但是,如果秦始皇不病逝沙丘继续执政20年,或者说秦始皇的后继者能有始皇帝的雄才大略,六国统一之后经过数年时间整合,秦国如果向北方、向西方进行战略空间扩展,长城绝对是能战能守的战略设施,向外扩展可以依托长城进行纵深打击,失败的话又可以依托长城进行战役反攻。

第三,秦始皇在完成了统一六国的战略目标之后,他通过“书同文、车同轨、钱同币”等一系列改革,让六国在政治、文化、经济和人民生活方面进行有力的融合。所以,他第一步要做的事情就是让新时代的大秦帝国有一个融合发展的稳定时期,让社会得以安定,让人民休养生息。这应该是他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那么他的第二个、第三个甚至第四个“五年计划”,很难说没有攻打匈奴,占领匈奴,成为天下所有人“始皇帝”的想法,应该不能排除他潜意识里可能会有这个想法。

第四,秦人不但对华夏民族有着高度的认同感,同时,作为从西部边陲成长起来的民族,身体里也有游牧民族强悍扩张的血性,所以也不排除秦始皇在稳定国内后继续发动战争,向西、向东、向北经营扩张,让秦国成为一个横跨欧亚板块的大帝国,就像成吉思汗说的“凡是长草的草地都是我们的牧场”那样,是蒙古成为历史版图最大的国家。秦始皇也许早在成吉思汗1000多年前,就有了让秦国成为横跨欧亚板块的超级大国想法。这一切因为秦始皇突然病死沙丘,又因为赵高、秦二世、李斯沙丘政变,让立国仅仅15年的秦国就轰然倒下而成为历史之谜。

第五、秦国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敏锐的觉察到秦国下一个战略要点是北方的匈奴,所以他派蒙恬率领30万秦军驻守北方防线,接着又指派李信带领20万秦军驻防在陇西地区。李信和蒙恬都是秦始皇的亲信大将,也是当时秦国最有能力的将领,秦始皇派这两个人驻防西北地区,其战略目标也很明显。必要时要和匈奴人“扳手腕”,前期有防的意思,后面有打的思想。后来,他有把公子扶苏派到蒙恬身边,让他熟悉军队基层生活,了解秦国边防要塞战略重要性,为日后秦国对匈奴用兵在政治上、军事上和组织上进行全方位布局。秦始皇做为一国之主,考虑问题肯定是最全面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应该认识到,秦始皇对于统一匈奴,统一全球虽说没有付诸实际,但绝对有着眼于长远战略思考,也就是说,近处有准备,远处有规划,时机一到,秦国也许就会统一了“全球”。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