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一种非常儒雅的文化,现今的年轻人已经没有几个人会了

“酒令”,是中国古代在宴席上的助兴取乐的游戏。饮洒行令,佐酒助兴,五花八门的行酒令方式,让无论是文人雅士还是普通百姓的宴席上都热闹无比。酒令是众所周知的民间风俗,可不知道的是,“酒有酒令”,而“茶”亦有“茶令”。

茶令的创造目的与酒令相仿,都是一种助兴的游戏。江南地区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成为我国茶叶的主要生产地,而茶令最早流行的地方,也是这人杰地灵的水乡。据《中国风俗辞典》载:“茶令流行于江南,饮茶时以一人令官,饮者皆听其号令,令官出难题,要求人解答或执行,做不到者以茶为赏罚。”

茶令的行进过程,是在饮茶时一人作为令官出题,其余宴席上的人都需要听他号令,由令官指定人回答问题,回答不出来的人就用茶作为赏罚的物件。这也是茶令与酒令极为不同的一点,行酒令时,输的人被罚酒,酒令的发展也是一种劝酒的文化,茶令则与之相反:赢的人才能享用醇香好茶,输的人则不能品茶。

据考证,“茶令”这个词最早出现于宋代,但其实饮茶行令的形式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唐朝时的茶令主要是围绕茶的主题来续诗联句。偶尔与亲朋好友相聚一堂,品茗行令,是生活中多有意趣的聚会啊。唐代就有这样一场小聚,颜真卿、陆士修、张荐、李萼、崔万、谢皎然六人留下了一首别具风格的茶诗,便是这首,《五言月夜啜茶联句》:

——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情言。

——醒酒宜华席,留僧想独园。

——不须攀月桂,何假树庭萱。

——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

——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源。

——不似春醪醉,何辞绿菽繁。

——素瓷传静夜,芳气清闲轩。

古人的饮茶,从来不只是为了追求味觉享受和功用,更多的则在于一种提升自我修养,高于物质之上的境界追求,所以,中国才从一小杯茶中发展出了如此庞大的文化体系。这首多人联句,对于“茶”这个字只字未提,却引用了大量与茶有关的词汇。在唐代拨开月夜薄雾的皎洁月夜下,我们感受到的是友人意趣相投宾主融洽相处和流淌在杯中以诗入茶的茶香诗意。

宋代可谓是茶令的繁荣时期,随着斗茶之风遍及各地,尤其活跃于文人雅士之间,在反反复复茶文化的论斗中,“行茶令”作为斗茶的新形式流行起来了。茶令的首创者,易安居士李清照的名字大家都熟知,这位千古才女与其夫赵明诚的婚姻,虽然,二人都被生活苦难所折磨,面对历史洪流的袭来万般无奈,但他们却也是一段琴瑟和鸣的恩爱佳话。

李清照爱茶,与丈夫住在“归来堂”时,他们经常在这个雅致清幽的小院中饮茶行令,让妙趣横生的茶令游戏丰富了其平静的隐居生活。夫妻俩的茶令不同于其他,常以历史典故、知识出处为题,一问一答间,既丰富了学识,更清醒了头脑。

赵明诚曾为我国古代考古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著有长达30卷的《金石录》为古代研究提供了许多有用的知识条件。而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记录了他们这段文化交流的佳话。偶尔记起时,在饭后一起烹茶对饮行令,闲适又默契的夫妻生活。而他们茶令的行进过程也被详尽记载到清代作家俞正燮的《易安居士事辑》之中。

金军南侵,后来,李清照只身漂泊,晚景更是凄苦,但是,茶令一事并未因李清照的落泊而绝迹。相反,它在江南地区广为盛行起来。

喜好行茶令的人众多,古有王十朋“搜我肺肠着茶令”足见其热爱,现今,也有学界泰斗钱钟书效仿茶令雅行。这位一生笔耕不息的文学研究家,在留下了无数对于文化研究事业有着极大贡献的著作之余,也与著名作家杨绛效仿李清照和赵明诚行茶令,不论输赢每斗罢一局都是相视一笑的默契。

随着“赌茗”之风遍及朝野,尤其是文人更为嗜好,并且,“赌茗”这项活动为钱钟书先生的晚年生活带来极大的乐趣,“二三人聚集一起,煮水烹茶,对斗品论长道短,决出品次”他在《槐聚诗存》中写道:“ 翻书赌茗相随老,安稳竖牢祝此身。”

可以说,在几千年的光阴里,茶香似乎萦绕在历史的每一处,它不同于酒香的浓烈,所以,茶令比起酒令更是雅俗兼并,茶令更是将茶的清逸雅致发展的淋漓尽致。虽然,茶令无酒令能极大的活跃宴饮的气氛,但却是文人墨客在诗友知己间别有意趣的文化交流。

鲁迅曾在他的杂文中说过自己对于茶的观点:“能有条件有好茶可以享用,而自,身又懂得如何享用好茶的方式,那就是一种清福。”其实,喝茶,不仅仅喝的是茶,更是一种文化。加入文化味的茶赋予了它除了提神醒脑,享受口感之外的其他意义,这属于我们这个饮茶大国的独特意义。

每当知己相遇亲友相逢,烹上一杯融入情的热茶,如果,能有推陈出新的茶令供其行令,感受的是情谊传承的则是文化。

参考资料:

『《五言月夜啜茶联句》、《易安居士事辑》、《槐聚诗存》』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