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家写小说:我是个“骗读者上当的骗子”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12月28日报道:黄昱宁是谁?出版社的文学编辑室主任,已经发表译著百万字,其中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阿加莎·克里斯蒂、伊恩·麦克尤恩等多位外国作家的作品。但今年,她出版了一本虚构小说集《八部半》,黄昱宁对这本小说很是看重,虽然出版图书对她而言已是熟门熟路,但小说集在她看来是不一样。

近日,新锐作家黄昱宁、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小白、文学评论家黄德海做客上海作家书店。在现场,黄德海给大家答疑了作家的“秘笈”,原来在文学圈里,不管你出了多少翻译作品、散文,大家都觉得只是出了本集子,但如果你写了一部小说,大家才真正觉得你有了一部创作作品

“此外,出版小说的讨论程度也远远大于其他作品。”黄德海补充道,没人会承认自己看不懂小说,也因此每个人有可以对你的小说发表评论,骂的、捧的,各种评论会扑面而来。

对于这一点,黄昱宁已经有了很深的感触。小说出版后,社交媒体上的反馈让她大吃一惊。喜欢的人会写下洋洋洒洒的溢美之词,不喜欢的人会批评没有代入感,甚至质疑这个人物没有存在的必要。黄昱宁有些委屈,“我该怎么解释?什么是有必要的存在?”《八部半》中的短篇《水》,讲述了女主人公严重失眠,认为是楼上住户的水滴声导致,便上楼找到独居男人引发的故事。这个男人到底会不会弹琴?故事哪一部分是幻想的?很多读者对材料的细节进行穷追猛打。对此,黄德海认为,虚构和现实本身就是两个世界,小说取材于现实,但不代表一定要把小说还原到现实语境中讨论。“作者自己的安排,才是材料的核心,好比有些人看到你炒熟的豌豆,非要问你菜篮子里的豌豆,又非要问哪里买的豌豆。”黄德海说。

小说背后的人合轨且脱轨

“每个人都会读小说,甚至很多读者会去读小说背后的人。”小白表示,现代小说中作者的名字已经跟文本密不可分了,作者的名字也代表着写作维度、技术方法、观念层次,作者甚至就是标签。所以我们不仅要读小说,还要读小说背后的名字。“小说永远是八卦,非虚构永远是八卦。”小白认为,作者本身就是一部小说的八卦。

黄昱宁此前的译本、散文让她看起来像天生规矩的好学生,但这本小说又让人有乖乖女“脱轨”的感觉。小白和黄昱宁是多年好友,在他看来,小说和作者本人很像,有一种内在矛盾。小说的内容很日常,但日常中又有胡思乱想的部分。“既合轨又脱轨”,小白这么评价这本书,也这么评价黄昱宁。

黄昱宁翻译外国文学出身,小说发表之前不少人猜测她的写作风格一定句子特别长,洋腔洋调的。没想到她的小说非常生活化,第一篇《呼叫转移》中,讲述的是电信诈骗等在城市中到处可见的故事。“我试图进入骗子的世界,主人公从县城到省城,他有他成长的故事,眼高手低、四处碰壁。”可是骗子的世界是黄昱宁不曾涉及的世界,“如果我写女性小说,会非常顺利,但我不幸福,我要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角色中才有写作的冲动。”

也因此,我们看到小镇青年摇身变成企业家,又变为职业骗子,骗子又因为良心发现变成爱管闲事的好心人,男人可以是丈夫,是情人,也可以一秒变成吃软饭的,变为舞台上聚光灯下光芒四射的成功男士,也可以变为丢盔弃甲之红尘败将。

这也许就是黄昱宁给人“脱轨”的原因。喜欢陌生身份带来的刺激,她本身是一个标准的城市中产阶级,却把自己想象成一位“骗子”,对于这个人她有些恐惧,但更多的是好奇。

“通过他的眼睛看我熟悉的东西,戏剧张力就出现了。”一个骗子要编一个故事让别人上当,其实这和小说家是一样的,所以小说家也是一种“骗子”。黄昱宁说,只是现在的读者越来越聪明了,所以要“骗”读者上当也就越来越难,所以要找到好的“骗术”真的不容易。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