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大臣留下一张帖子,目前已成宝贝,竟颠覆清官吏的具体形象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指的是:做为一个知府,只要在清代干上三年,必定能收获白花花的银子10万两。看到这句话后,很多读者都忍不住吐槽:清朝的官员太腐败,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在国家博物馆中,有一张“特殊”的帖子,它为我们揭开了谜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

1776年,乾隆皇帝曾下过一道诏书,让大臣编写《贰臣传》。明朝灭亡后,有大批的明官选择抛弃清朝,进入清朝官场,他将这些人称为“身仕两朝”。编写《贰臣传》的目的很简单,乾隆想将“身仕两朝”大臣的姓名公之于众,用来警示清朝官员,切勿背叛君主,畏死幸生,否则就会被后人唾骂。

明朝的大臣入职清朝官场后,身上被贴上“贰臣”的标签,自然抬不起头来,只能夹着尾巴做人。但在众多“贰臣”中,却有一个人有些与众不同,他耿直做事,还敢给皇帝提意见,这个人就是王弘祚。

王弘祚是云南永昌人,出生于官宦世家,是个标准的“官二代”。他从小便聪明伶俐,可以举一反三,因此,深受父亲的重视,明崇祯三年就中了进士,官至户部郎中。顺治元年,清军入关,他投清后,因有在明朝户部任职的经验,王弘祚被宣大总督推荐进入户部,被封为户部郎官。

王弘祚刚上任便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清朝初步完成统一,该如何制定各种制度,如何收取赋税呢?

在我国古代,官场上有一个常见现象“报喜不报忧”。例如,某地区的发生天灾时,官员不会向上级禀报,请求拨赈灾款,而是故意将灾情隐瞒,能拖多久就拖多久。因为,官员的升迁是与政绩挂钩的,一个地方发生灾害,必定影响官员的政绩,于是,他们便会选择隐瞒,继续向百姓收取高额赋税,给朝廷一种“我们过得很好“的假象。

这位官员升职后,就会拍拍屁股走人,而烂摊子就会留给下一任官员,你想报就报,反正与我无关。

战争打响后,兵马急需军饷,延误军饷是要被砍头的。巡抚、知县为准时交粮,根本不顾百姓死活,甚至比阎王爷还阎王爷。

王弘祚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他下定决心重新修订《赋役全书》,提醒和督促皇帝应体察民情,及时了解各个地区的具体情况,给予灾难发生地主动拨款,帮其度过难关。为进一步完善税法,他以万历年间的赋税法为例,合理删减苛刻的细节,修改完成后,直接递交了上去——此揭帖的建言非常接地气,并考虑到具体的民生问题。

明朝时期,也有像王弘祚这样的官员存在,无奈的是皇帝昏庸,根本听不进去建议。清朝皇帝听从这样的建议后,为何依旧会存在各式各样的赋税问题呢?在古代“政令不出紫禁城”是一种常见病态,皇帝实施准则,让各个地区推行,但是,官员们基本是左耳进右耳出,制度无法落到实处。

皇帝只管下令,大臣只顾往下传,官吏只听不做,这样的事情发生后,国家怎能长治久安。如今,《赋役全书》被收藏在国家博物馆中,它更是直接颠覆了我们对清朝官吏的具体印象,你说这样的宝贝能不重要吗?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