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堪称清末‘奇人’,如果没有他,甲午战争将提前十二年爆发

甲午战争的惨败将清朝为谋求中兴而实行了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彻底的变成了一次‘回光返照’。而同时期的日本则因此战的胜利而迅速崛起为远东地区唯一的强国。导致甲午战争爆发的诱因从表面上看是由于日本要和清朝整夺朝鲜的控制权,但究其根源则是日本自‘明治维新’后所推行的‘大陆政策’。

‘大陆政策’的核心就是以朝鲜为‘跳板’谋取大陆,所以日本实现这项政策的第一步就是夺取朝鲜的控制权。但鲜为人知的是,在甲午战争的爆发的十二年前,日本就妄图通过《日朝江华条约》逐步控制朝鲜,只不过因为一个清末奇人的出现,日本的这一图谋才没有得逞。换言之,如果没有这个奇人的出现,甲午战争将提前十二年爆发。

清光绪六年(1880年),此人作为新任清朝驻日公使黎庶昌的随员前往日本。他一到日本便活跃于各种日本朝野人士的社交场合,与这些人切磋汉学,讨论当时的世界形势,然后通过这些仔细揣摩日本对清朝的态度。很快他就发现了当时日本虽然表面上是在图谋朝鲜,但实际是想剑指清朝。于是他开始留意日本朝野中‘好战派’的言论及活动,同时想尽一切办法搜集各种有关情报。为什么要说他是个‘奇人’,其实原因就在于此。要知道他的这些行为没有任何的官方授意,完全是出于他内心的忧国忧民。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到达日本的两年后,他搜集到了一条极其重要的情报,日军将于当年8月8日向驻朝清军发动突袭,而他得到这一情报的时间是七天前的8月1日。正是得益于于他提前发出的警报,清军在日军行动前半日,控制了所有战略要地。到了日军发起行动时,等待它们的是戒备森严的清军,眼见无机可乘,它们只能放弃突袭的打算。

此时应该揭晓这个‘奇人’的身份了,他叫姚文栋,生于1853年,15岁考中秀才后屡次乡试未成,于是就纳资捐官。后以参赞身份出使英、日等国,期间他凭着自己报国的一腔热血,搜集了大量所到国家的各种情报以供朝廷研判。

比如说,有一次姚文栋在日本街头闲转的时候,发现了一本《兵要日本地理小志》。此书是由当时任职于日本陆军参谋局的著名史学家中根淑编写,专讲日本的山川险要、历史、政治、人情、风俗、地理及战场等。该书虽名为地志,但实为兵家了解日本之要典。

姚文栋发现这本书后立即将之翻译成了中文,然后又根据自己搜集到的情报补齐了关于日军番号、驻地及常备军、后备军的数量。以所有这些资料为基础,姚文栋编成了《日本地理兵志》一书。在书中他从战略高度对日本的地理形势做出了综合评析,同时他指出以后对日作战的最佳路线为‘自香港至横滨,而后进逼浦贺、东京。’

了解了这些后,战歌真是相当敬佩这个‘奇人’,他所做的这一切完全都是出于自愿,完全都是凭着一己之力。如果没有他的努力,甲午战争将提前十二年爆发;如果当时的清朝拥有足够的实力,由他所选定的那条最佳路线必能派上用场。可惜他所做的一切也仅仅只是拖延了战争的爆发时间而已,但战歌相信,有朝一日必定有人能通过实践证明他的价值。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