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贵彬:游走于真山真水中,在山水间坐忘,与山水一起发呆

都江堰远眺岷山

在山水画艺术实践过程中,临摹、写生、创作相互交替反复进行,我觉得这是很有效的学习方法,书画同源,练好书法也不能缺。临摹是继承传统,掌握前人的笔墨语言符号,吸收前人的经验,领会古意,赵孟俯言“画无古意,虽工无益”,做到笔精墨妙又能古意自现。

都江堰写生

山水画写生是师法自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观察体验真山真水,感受大自然的真善美,通过对大自然的关照,提炼积累属于自己的生活素材体验,积淀学养厚度,使自己以后艺术创作之路能走得更远。山水画创作是在临摹写生的基础上探索自己艺术创作的方向感,寻找内容和形式的最佳结合点。

都江堰写生

美术史上流芳千古的画家,其艺术创作都来源于生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使得作品和画论代代相传,成为后人学习和鉴赏的经典。譬如五代荆浩《匡庐图》中表现北方雄壮山水的“小斧劈皴”,是独创的笔法,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并把自己的写生创作心得写成画论《笔法记》,他在《笔法记》中比较早地提出了“图真”的概念。他说:“似者,得其形,遗其气。”又说:“真者,气质俱盛。”也就是说,得到表面的形态不是“真”,要得到物体的生命、精神才是真。

青城山写生

北宋山水画家郭熙所创造的“卷云皴”也是在师造化中提炼出来的表现山水气质的笔墨技法,《早春图》是其传世经典之一,画论方面,郭熙的《林泉高致》对后世山水画写生创作产生影响深远,他提出了著名的山水画“三远”论,即高远、深远、平远,还谈到具体的写生方法,《林泉高致》有云:“学画竹者,取一支竹,因月夜照其影于素壁之上,则竹之真形出矣。学山水者何以异此?盖身即山川而取之,则山水之意度见矣”。意思说学习画竹的人,取一杆竹子,让月光将它的影子照射到白墙上,那么竹子的真实形象就会显露出来,学画山水的人和这又有什么不同呢?亲身到山川中观察取材,那山水的意境就自然会浮现了。

青城山写生

由此可见,从古代开始,山水画家的艺术创造和思想形成,都是通过游历、默记、写生等方法获得对生活第一自然的感受,再经迁想妙得,形成抒发胸臆的第二自然的佳构,特别是在山水画高峰出现的宋代,表现自然主义和宇宙意识的全景式山水,是状物写心的经典,成为后人心中所向往,故我们明白山水写生是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是山水画的唯一出路。

青城山写生

中国人对山水是如此热爱和敬仰并寄予许多的哲学思想,如孔子在《论语》中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及“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画出现后,作为寄托思想情操的山水画就离不开笔墨的锤炼和形神的塑造,不然就会出现词不达意之嫌。如何把传统的笔墨画学与所处的真山真水对接起来,演绎好它,既要有真山真水的形与质,又要有山水笔墨古意,首先切忌使用西画的素描风景写生画法,照相机式地取景对焦写生,这样的话,与谢赫《画品》中的“六法”没有“一法”能搭上边,失去中国文化的基因,那就不叫山水画写生了。

青城山写生

中国画的写生方法为“散点透视”,视点是移动的、不确定的,古人有“山形面面看,景色步步移”,“远望取其势,近看取其质”的观察方法,在游走中观察自然、把握自然,然后把印象最深刻最喜欢的景物主观地表现在画面中,这叫“意象”表达。

青城山写生

山水画意境就是“意象”表达,如同古代山水诗的诗意诗性,让人体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去年十一月,我们到成都青城山写生,青城山是我国道教的发祥地之一,金庸武侠小说的《笑傲江湖》就有虚构青城派的故事。青城山以“天下幽”闻名,空气湿润清新,山坑沟里大小不一的乱石各叠其趣,使得清泉小潭各取其兴,自在自流,石径小道蜿蜒悠然,雾气缥缈,引人入胜,山令人幽,水令人远。

青城山写生

我想青城山可称得上青苔山,石壁树木,楼台回廊,道观凉亭,石阶栈道等,表面都长满青苔和蕨类植物,青苔无限幽深,仿佛收藏所有逝去的光阴。苔痕雨迹的寂静,可以栖身寄托似的,总让人生出归依之感,我心头一亮,山水画最要紧的不就是画出这一点幽意与远意么!

三清山写生

去年三月份的时候到了另一座道家名山三清山写生,三清天下秀,整座山都是石头做的,山尖上满是怪石造型,仿佛是神仙驾到,感觉就是李白笔下《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仙山,千岩万转路不定,仙风道骨松石间。来得正是时候,在短短的十天内历经了温度从十多度到零下一两度的冷暖变化,体验了三清山的阳光灿烂、烟雨蒙蒙、云山雾海、雾凇奇观,说到这里,我对三清山是动真情的,画了不少有感觉的三清山画作。

三清山写生

庄子在《知北游》中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认为,美存在于“天地”大自然之中,人要了解美,寻求美,就要到“天地”之中去观察,去探寻。“天地”是人们取之不竭的智慧源泉,人们的情感要能够与自然相感应,并能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三清山写生

南朝王微在《叙画》中说:“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以判躯之状,画寸眸之明,灵而动变者心也,岂独运诸指掌,亦以神明降之”。中国山水画不仅要再现真山真水的具体形貌,更要从中发现表达出山水的内在精神,自然山水的美是具体而独立存在的,画家应当体会并感受到这种美。游走于真山真水中,在关照自然的同时也被自然所关照,心神相遇,在山水间坐忘,与山水一起发呆。

三清山写生

谢贵彬,自幼酷爱画画,大学本科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现就读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山水画硕士研究生,师从许钦松教授和张彦教授。现为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中国画学会会员,广东潮联书画院画家。

参加展览和获奖情况

《岭上雨过》获第三届岭南美术大展铜奖、汕头市文艺奖优秀作品奖

《驴行与穿越》获广东体育美术作品展优秀奖

《青山墨洗不染尘》入选全国高等艺术院校青绿、重彩山水画大型展览

《吉祥家园》入选第八届广东省版画展

《大地俯仰皆恩情》入选第四届广州国际藏书票暨小版画双年展

《吉祥家门》入选第十六届全国藏书票既小版画艺术展

《溪山驴行图》入选广东省第七届版画作品展

《星汉灿烂》入选广东省第十三届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联展

《明月照家园》人选建国65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

参加《艺境•当代艺术家作品展》(第一回展)

作品被岭南美术馆、十香园纪念馆、新西兰潮属总会等机构收藏,出版有《当代艺术风尚丛书•谢贵彬中国画作品集》等画册多种。

三清山写生

三清山写生

三清山写生

青城山写生

商务合作、转载事宜请在后台留言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