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史上被饿死的4位君王,有一人被梁启超称为黄帝以后第一伟人

古代当皇帝真是一个高危职业,各种奇葩的死法都有,如被宫女捂死,如被推入湖里淹死,如被刺杀等等;但是作为一国之君,竟然被饿死,这也还是个让人瞠目结舌的事,关键是被饿死的四个君王中,有三位都算是有为之君。

TOP、4 梁武帝萧衍

萧衍是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建立者,出身兰陵萧氏,为西汉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在统治初期,萧衍尚能留心政务,对宋、齐以来的种种弊端有所纠正。为使各州郡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他采取了更换异己、任用亲信,兼以讨伐的方针。但对门阀世族,萧衍一改前例,尽可能地恢复他们尊崇的地位,并对尽量授予宗室诸王实权。

他在位晚期,随着功成业就、年事增高,开始怠于政事,又沉溺佛教;而且中国和尚必须吃素也是始于梁武帝萧衍,萧衍从《大般涅槃经》中找到理论根据,下令僧人必须吃素。从此,汉传佛教形成吃素的传统。萧衍不近女色,不吃荤,不仅他这样做,还要求全国效仿。

萧衍不仅几次入寺做和尚,还精心研究佛教理论,这使得他没有精力再理朝政,重用的人也出现了奸臣,造成朝政昏暗。老年的萧衍也是刚愎自用,乱建佛寺,不听劝谏,导致后期的政绩下降;终于导致“侯景之乱”的爆发,萧衍虽在表面上受制于侯景,但内心极为不平,对其请求多次予以拒绝。

而自此以后,萧衍的要求也大多不能被满足,日常饮食也被减少。年迈的萧衍忧愤交加,从此一病不起。终于在549年6月12日,萧衍躺在台城皇宫净居殿,嘴里发苦,索要蜂蜜不得,在发出了两声”嗬!嗬!”的声音后,便在饥渴交攻的惨况中逝世。

TOP、3 齐废王田建

齐废王田建是战国时期齐国最后一位国君,齐王建在位期间,齐国因得太后君王后的扶持而得到安定,另一方面由于秦国实行远交近攻的策略,笼络齐国,优先进攻韩国、魏国、赵国等国,齐国才得以安享太平。而正是在由于齐废王对秦国的信任,导致对周边国家的求援一律拒绝,导致赵国在长平之战中由于粮草短缺而战败。

在公元前237年,齐王建还曾到秦国朝见秦王政,秦王政在咸阳设酒招待齐王建,齐王建自君王后死后,便任命舅舅后胜担任相国。后胜接受秦国间谍大量的黄金、玉器,派遣许多宾客到秦国,秦国给予这些宾客许多金玉,宾客回来都反而替秦国充当间谍,说一些符合秦国利益的变诈之辞。

后胜劝说齐王建放弃合纵朝奉秦国,不修治攻击作战的军备,不帮助五国攻打秦国,秦国因而得以消灭韩、赵、魏、楚、燕五国。后来秦国兵不血刃的占领了齐国(齐王建投降);齐国灭亡,秦王政把齐王建安置在边远的共地,居处在荒僻的松树、柏树之间,不给供给齐王建食物,齐王建最终活活饿死。

TOP、2 赵武灵王赵雍

赵武灵王赵雍是战国中后期赵国君主,政治家、改革家。赵武灵王即位时,赵国国力不强,受中原大国欺侮。林胡、楼烦等游牧民族也不时骚扰,邻境较小的中山国也时常进犯。公元前302年颁布命令,推行的“胡服骑射”政策,改革军事装备和作战方法,赵国因而得以强盛。

赵雍率将士攻击匈奴,占领今内蒙古南部黄河两岸之地,建立云中、九原两郡,又在阴山筑赵长城以抵御胡人。前296年吞并中山国。前314年,燕国发生子之之乱,国都被齐国、中山国攻破,赵武灵王扶植燕昭王回国即位。因而被梁启超称为“黄帝以后第一伟人”。

赵武灵王起初将王位传给儿子赵惠文王是为了更全身心的去为了赵国的强大而奋斗,在赵武灵王的努力下,赵国疆域扩大了何止一倍?国力之强连秦国都忌惮不已,而且赵国铁骑还时不时出现在秦国北部的平原之上;但是后来赵武灵王想再次回来当赵王,却不料发生了沙丘宫变,公子成对主父断粮断水前后达三个月之久,主父被活活饿死。

TOP、1 齐桓公姜小白

齐桓公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齐僖公的第三子、齐襄公之幼弟,其母为卫国人 。在齐僖公长子齐襄公和僖公侄子公孙无知相继死于齐国内乱后,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即国君位。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

齐桓公于前681年在北杏同宋、陈、蔡、邾四国诸侯会见,是为了平定宋国的动乱。后宋国违背盟约,齐桓公以周天子的名义,率几国诸侯伐宋,迫使宋国求和,此即为“九合诸侯”的第一次。前679年,诸侯与齐桓公在鄄地盟会,齐桓公从此成为天下诸侯的霸主。另外,齐桓公还灭了谭、遂、鄣等小国。

当时中原华夏诸侯苦于戎狄等游牧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九合诸侯,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但是齐桓公晚年昏庸,不听管仲临终之语,导致齐桓公病重后他的五个儿子各率党羽争位,而无人料理齐桓公,最终被饿死在宫中;据说齐桓公尸体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尸虫都从窗子里爬了出来。

这四人中,其实除了齐王建以外,都算是雄才大略之君;但是都是早期英明,后期昏庸,尤其是梁武王萧衍,崇信佛教,更是数次出家当和尚,大臣们没办法花了几个亿才把这位和尚皇帝拉回来……

"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