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殖民地化运动的星星之火,可以撼动殖民帝国的大厦吗?

就在各个大国忙于从事冷战和热战的同时,它们的帝国也崩溃了。到1914年时,各个工业大国已经取得了对地球大部分地区的控制权,20世纪30年代,日本和意大利还分别将其帝国延伸至中国和埃塞俄比亚。但是,早在1918年,在“全面战争”的重负之下,由于民族主义的影响、信息的传播以及政治动员的艺术,世界上的各个帝国就已开始纷纷崩溃瓦解。1960年,世界上最弱小国家与最强大国家之间的技术和军事差距比1914年时更大,但即使是最弱小的国家也被很好地组织起来了,这使那些殖民宗主国们确信帝国主义完全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制度。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亚大陆西部的沙俄帝国、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皆土崩瓦解,布尔什维克迅速重组了俄罗斯帝国,用新的思想意识武装自己,并且认可了不同的疆界,但它所恢复的是一个具有中央集权的官僚体制的俄罗斯帝国。奥斯曼帝国永远消亡了。1914年以前,由于希腊、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民族主义运动的出现和迅速蔓延,奥斯曼帝国已经失去了其在巴尔干的大片领土,在1919年的和平协议中又失去了其在阿拉伯的大片领土,这片领土被国际联盟授予了法国和英国。还有一项类似的计划,即瓜分土耳其领土的计划,则受到穆斯塔法·凯末尔(1881—1938年)所领导的土耳其民族主义革命的阻止。凯末尔欣慰地接受了帝国的终结,做出了创建一个土耳其人的民族国家的选择,但是他拒绝了库尔德人(土耳其东部一个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的民族自决,结果遗留下一个时至今日仍很棘手的问题。奥匈帝国在1919年被肢解为四个不同的国家,其中每一个国家都毫不例外地存在着永不安宁的少数民族问题(帝国的部分领土也被分割给其他邻国)。因此在非殖民化最初爆发至殖民地真正瓦解期间,只有少数几个新的国家得以建立,同时也为将来留下了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三个新建立的国家(波兰、捷克、匈牙利)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成为苏联的卫星国,因而不得不在1989—1990年间再次赢得独立。

穆斯塔法·凯末尔

土耳其民族主义革命

爱尔兰或者至少爱尔兰的大部,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脱离英国,赢得了独立。对于经济的不满,加之天主教—新教之间的摩擦所促成的爱尔兰要求自由的骚动可以追溯到数百年之前,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爱尔兰民族主义者利用了英国忙于料理在法国的利益而无暇他顾之机,于1916年组织了一次反抗活动。英国军队虽镇压了这次反抗,但在战后却做出了一个判断,认为继续维持对爱尔兰的控制代价过于高昂。因此在经过多次谈判之后,爱尔兰共和国于1922年诞生,并把由大多数新教徒控制的北爱尔兰的小部分领土留给了英国人。这一安排也为将来留下了深深的隐患。

第二次规模较大的非殖民地化运动在1943—1975年间爆发,大多数殖民地均在此时获得了独立解放。这个过程的关键是各个殖民地社会的政治体制改革。对工业帝国主义抵抗的最初努力往往是暴力的,且经常具有自杀的性质。对帝国主义的斗争需要新型武器。非洲、印度以及其他国家利用了新的通讯和交通技术所带来的机遇。一些人在欧洲或美国留学,并且在其他国家学到了政治斗争的技巧。他们形成了一些政治压力集团,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国民代表大会(即现在的国大党),早在1885年就在印度得以建立。这些集团试图通过驾驭民族主义的凝聚力来达到其目的,这在诸如越南或朝鲜等在种族上具有同质性的殖民地区也十分可行。其他地区的民族主义者则形成了跨种族的政治联盟,并试图建立一个以前从未存在过的国家政权。这在种族分裂表现明显的非洲尤其重要,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分而治之”这一殖民政策的结果。从20世纪20年代起,反殖民主义的知识分子在全世界范围开创了共同的事业。经济大萧条使得大多数殖民地的生活更为艰难,反抗情绪不断高涨。殖民地经济一般都很脆弱,这正是组织纪律性较强的反抗殖民主义的民族主义者可加利用之处。当时殖民地政权的税收严重依赖农作物或矿石原料的出口,而这些皆需经铁路和港口运输出境。因此,当铁路工人或者码头工人实行罢工时,殖民地国家便面临经济破产的危险,20世纪30年代以后,各地的民族主义者充分利用这一现实条件从事反殖民主义运动。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