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赶快投降,不然把你爹煮了,刘邦:煮了给我来一碗

汉语中,有一个词语叫“分一杯羹”,通常用来形容从对方手里分享获得一些利益。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词语的背后,蕴含着一个人命关天的典故。故事的主角是刘邦和项羽,事件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楚汉之争中的一个小插曲。

楚汉争霸期间,韩信率汉军灭赵之后,项羽也趁机占领了荥阳,屯兵荥阳广武镇,准备与刘邦进行决一死战。此时汉军士气低落,刘邦为了先灭一下楚军的士气,就想了一个计策。他派出了一批弓箭手袭击楚军,其中一个叫楼烦的弓箭手,可谓百发百中,竟然连续射死了3名楚军,弄的楚军军心动摇,士兵有想逃跑的迹象。

项羽果断亲自上阵,带来的威力不亚于张飞长坂坡所带来的的震慑效果。汉军这边也被吓得魂飞魄散,不敢应战。刘邦也自知不是项羽的对手,于是不应战,改为防守。任你项羽怎么叫嚣挑衅,汉军就是不应战。性格爆烈的项羽被弄得没有一点脾气,最后想出了一个损招,刘邦的父亲和老婆还在他手里呢,可以用他们来威胁刘邦,使刘邦投降。

项羽命人在城头上摆了一张大案板,然后把刘太公抬到案板前,对刘邦喊话,《史记·项羽本纪》的原话是这样的:“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而幸分一杯羹。”。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项羽对刘邦说:你若是不赶快投降,我就把你爹煮了。刘邦回答道:我和你项羽都受命于楚怀王(楚义帝熊心),咱俩是好兄弟,我爹就是你爹,如果非要煮了的话,记得也给我分一点肉汤喝。

项羽听了刘邦的话,傻眼了,他暴跳如雷,跟刘邦这个无耻小人简直是无法谈判,干脆把刘邦他爹煮了。此时项羽的叔叔项伯果断拦住了项羽,并且为其分析了利害关系,项羽才没有杀了刘太公。这就是“分一杯羹”的由来。

通过“分一杯羹”整件事情来看,老汤倒是觉得刘邦并非无情无义的小人,相反,刘邦是个很明智的人。他当然心疼自己的父亲,但是此时必须头脑清醒,不能发麻。刘邦此时有2个选择,第一,投降项羽,结果很可能是刘邦和刘太公都被项羽的人弄死了,即使没有死,那就不会有日后的大汉朝了;第二,坚决不投降,牺牲刘太公,然后等待时机,替老爹报仇。所以刘邦的选择是高明的,他选择了后者,并且表现出了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这样项羽才不会认为刘邦投鼠忌器,从而牵着刘邦的鼻子走。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