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书坛,谁的大字更强?

欣赏书法,很多时候我们看重的

居然是别人的点评和解读

其实,我们更应该单刀直入

用自己的眼睛直接看字看笔

管他说甚,都是浮云

那么,我们今天来看两位南宗书坛大家

他们留下的擘窠大字

如何用笔?如何抒写性情?

|朱熹|

朱熹(1130-1200),字符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人称考亭先生。他所著的《四书集注》,阐述孔子学说,成为南宋的官学与士子科举必读的书,影响近八百年来的中国思想。

本册所书内容节录自《易经》的〈系辞〉上、下传及〈说卦传〉,共十四开,是朱熹存世仅见的大字墨迹,经元明两代藏家之手,于清乾隆时期入宫,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为流传有绪之作品。每行仅书写二字,结体上重下轻,笔势深沉而迅速,大有快剑斫阵之势,字字筋骨突出,强健有力,笔画墨色黝黑,时而又现飞白,精神显得格外奕奕,为古代传世大字书法中之佳作。

宋代朱熹易系辞册,纸本尺寸均36.5×61.8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张即之|

南宋张即之《双松图歌》,纸本,33.8×1196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卷又称《杜甫戏为双松图歌》,是张即之晚年之笔,行楷书法苍劲有力。后人皆称他“以能书闻天下”,“大字古雅遒劲,细书尤俊健不凡”。此卷擘窠大字,神完气足,劲健雄肆,又时见险怪之态。

张即之作为南宋著名书法家,书宗唐人,结体严谨,笔法险劲,对当时书坛影响很大,北方金人亦多效其体。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