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并不是胜负手(五千年的点滴)

退避三舍的典故很多人都知道,就是晋文公重耳在流亡期间,在楚国受到热情招待。当时楚国的国君楚成王问重耳,如果将来他回到国内,做了国君,将要如何报答楚国给他的好处。楚成王的意思是想要扶植一个亲楚的晋国政权。当时齐国衰落,中国出现权力真空,有资格争夺霸主地位的就是晋楚两国,楚成王想要直接把晋国拿下,扫清争霸中原的障碍。没想到重耳可不是好对付的,他回答说:“您对我太好了,为了报答您,将来晋楚两国如果刀兵相见,在正式开打之前,晋军将要先退避三舍。”

当时的计量单位,一舍是三十里,三舍就是九十里地。重耳的意思就是我先让给你九十里地,然后咱们再打。有点儿像武侠小说里的先让你三招的意思。但是打还是要打的,所以楚成王很失望。但是春秋时期的人跟后世就是不一样,这要是秦朝以后的历史当中,楚成王听了这个话,重耳根本就回不了晋国,还当国君?别找乐了,当天晚上就让你死得不明不白。其实如果是后世,重耳这样的人无论怎么说,都不会让竞争对手送回国继承国君的位子。敌对国家之间是绝对不愿意看到对方出现一个强势君主的,还亲自送回去,不到我国内,还要想方设法清除呢,还敲锣打鼓地送走。这也就是春秋时期,大家都还保有君子之风,所以重耳才放心大胆地说出这个话来。

后来就是我们熟悉的城濮之战,晋军如约退避三舍,退到城濮,大约是现在的山东甄城一带,双方一场大战,晋军大胜,晋文公从此迈上霸主宝座。

很多评论历史乃至军事的文章都对这次退避三舍进行过分析,认为是一次军事谋略,晋军主动退却,楚军追击,这样楚军就远离了自己的主场,而且补给线变长,晋军则把拳头收回来,打出去的更有力量,而且还以逸待劳。

这个说法确实有他的道理,但是晋军跟楚军一块儿跑的,以逸待劳的作用有限,倒是缩短补给线,主场作战这个优势是有的,不过就我看历史的感受来说,无论有没有形成优势的考虑在里面,晋军都会退避三舍,因为晋文公答应过楚成王,要信守承诺,这是春秋时期,人要相对君子很多,道义和承诺有时候是首先要考虑的。

当然不可否认,退避三舍也在军事上为晋军的胜利发挥了作用,但我觉得不是决定性的作用。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在楚军这边。

《孙子兵法》有云:“上下同欲者胜”。这句话很好理解,就是战争中的一方,如果上上下下都是一条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个仗就容易打赢。用我们更熟悉的一句话就是“团结就是力量”。

但楚军这边恰恰就犯了这个错误,君臣之间在作战方针,乃至于要不要打这一仗,国君楚成王和主帅成得臣,也就是子玉之间都产生了分歧,而且矛盾很大。《史记·楚世家》里面有所记载:将军子玉请战,成王曰:“重耳亡居外久,卒得反国,天之所开,不可当。”子玉固请,乃与之少师而去。

那意思就是子玉想要打这一仗,楚成王不想打,说:“重耳在外面流亡了很长时间,现在回国当了国君,说明他是上天眷顾的人,我们不应该和他为敌,打不赢。”子玉不干,非要打这一仗,搞得楚成王没办法了,给了他一部分兵力,你打去吧。果然子玉打败了,楚成王立刻要了他的命。

这一段故事,《史记·晋世家》里面的记载更为详细:楚将子玉曰:“王遇晋到厚,今知楚急曹、卫而故伐之,是轻王。”王曰:“晋侯亡在外十九年,困日久矣,果得反国,险厄尽知之,能用其民,天之所开,不可当。”子玉请曰:“非敢必有功,愿以间执谗慝之口也。”楚王怒,少与之兵。

这里面有双方的对话了,子玉说:“大王您对晋国和重耳可是不错,今天这晋国知道曹国和卫国是我们的小弟,我们要罩着他们,他们还故意地要打这俩国家,这是看不起大王您,所以必须打他们。”楚成王说:“重耳在外面流亡了十九年,可是过了一段苦日子,现在回国当了国君,所有的危险和可能遇到的困难,他都经历过,也就会作出准备,而且他对老百姓好,老百姓愿意为国家出力,上下一心,这就是上天眷顾的人,不能跟他们为敌。”子玉很固执:“我要打不是非要给我自己积攒功劳和资本,也不是为了我。我之所以那么固执,就是因为我要用这次的胜利堵那些说我们坏话,唱衰楚国的人的嘴。”成王一看这小子那么犟,死亲爹不戴孝帽子,整个儿一拧丧种,我的话都不听,急了,分给他一部分兵力,乐意打打去。

成得臣坚持要打,而他的领导不同意,因为不同意,就不可能在后勤保障,乃至接应人员的方面给予他应有的支持,兵力本身就分散,各方面保障还不到位,这仗还怎么打?作为子玉,他要做的不是跟自己的国君赌气,他要做的是说服国君同意他出兵,可惜子玉并没有那么好的口才,那个感觉就是这君臣二人是在吵架呢,一点儿不注意方式方法,这怎么能达成一致意见。既然达不成一致意见,就真不应该贸然出兵,特别是对手跟他们处在一个量级的情况下,以分散的力量跟强大的对手较量,几乎是没有胜算的。

而且子玉还犯了另一个错误,《孙子兵法》还曰:“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君主不能因为愤怒而发起战争,将领也不能因为被激怒而决定出战。子玉就是这样,他被晋军激怒了。

当时楚军要援救曹卫这两个小弟,晋国抢先一步,答应从曹国和卫国撤军,让这两个国家复国,但是条件是曹国和卫国跟楚国绝交。曹国和卫国照着做了,这一下子玉就火了,我是为你们出兵了,你们倒成了墙头草,等我打败了晋国就去收拾你们。他完全是被情绪支配着发兵的,这样的状态下,他就不可能冷静地思考,这就难免犯错误,所以吃败仗也就在所难免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