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中的巨兽--“鼠”式超重型坦克

在自然界中,个体的老鼠是个不值一提的小东西。什么无名鼠辈、鼠窃狗偷、鼠目寸光、胆小如鼠等一类成语,无不含有贬义。然而在在坦克家族中,“鼠”式坦克却是个庞然大物,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曾研制出世界上最重的坦克“鼠”式超重型坦克--188t“钢铁怪物”。尽管它火力十分强大,防护性能超群,但也未能挽救它必然灭亡的命运。

“鼠”式超重型坦克

关于“鼠”式坦克的归宿问题,一直是一个谜。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到1945年5月德国投降时为止, 2辆“鼠”式坦克达到如下状态。“鼠”1式坦克装上了炮塔,炮塔上装有1门128mm火炮和1门并列75mm火炮,动力装置为DB509汽油机,车体表面涂三色迷彩。“鼠”2式坦克未装炮塔,动力装置为DB517柴油机,表面涂有两色迷彩。

在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取得最后胜利之前,德国人就把这两辆样车炸毁了。这种说法似乎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一辆“鼠”式坦克出现在苏联的军事博物馆里。根据苏联军事博物馆现存的坦克可以看出,庞大的车体上有9个弹痕,但都没有被击穿,可能发生了跳弹。由此看来,“鼠”式坦克参加了最后战斗,似乎可以得到佐证。那么,既然德国人把“鼠”式坦克炸毁了,又如何“完整地”到了苏联人的手中呢?一种解释是,“鼠”式坦克的车体当时并没有被炸毁,后来苏军将从别处缴获的炮塔,与车体拼凑出一辆完整的“鼠”式坦克。

在总体布置上,“鼠”式超重型坦克与传统的炮塔式坦克相比,虽没有什么差异,但它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个是形体庞大;另一个是采用了电传动装置。这两者之间还有一定的关系。“鼠”式超重型坦克的性能数据如下:战斗全重188t,乘员6人,车长12.66m,车宽3.67m,车高3.63m,主炮口径128mm,辅助火炮口径75mm,发动机最大功率1080hp,最大速度22km/h,最大行程186km。从总体尺寸上看,“鼠”式坦克的车长达12.66m,车体长9.034m ,连80年代~90年代的主战坦克也都没有这么“大块头”。车体所以这么长,是因为采用了电传动装置。从总体布置中可以看出,光发电机加上联轴器就有3m多长,占整个车体长的三分之一。而当代主战坦克的车体长也只有7m多。

“鼠”式超重型坦克

车体前部中央为驾驶室,驾驶员和机电员均位于驾驶室内,驾驶员的左右两侧是油箱,驾驶室的后面是发动机。发动机的右侧是冷却风扇,左侧是散热器,后面是庞大的发电机。发电机的右侧是辅助动力装置柴油机(功率8hp)和蓄电池,左侧是弹药室,后面是变速箱,车体后部有2台直接驱动主动轮的电动机,并挂有一个辅助油箱,容量为1000L。

采用电传动装置可以实现无级变速,操纵性能也较好。再一个考虑是二战期间的机械式变速箱很容易出故障,而采用电传动装置的可靠性就高得多。还有一个优点是电动机和发电机可以分开布置(靠电缆传输电能),有利于合理地进行总布置。电传动装置的最大缺点是发电机的体积太大,这也是迄今为止在坦克上很少采用电传动装置的最主要原因。“鼠”式坦克的动力装置为戴姆勒-奔驰公司生产的DB509型V型、12缸汽油机,气缸容积44.5L,最大功率1080hp(784kW)。变速箱有2个前进档和2个倒档。由于采用了电传动装置,变速箱可以做得较小,甚至可以取消变速箱。它的行动部分采用了平衡式悬挂装置的交替排列式负重轮,这种结构在二战中的德国坦克上经常采用。履带板的宽度为1100mm,履带接地长为5880mm。即使这样宽的履带,整车的单位压力仍高达1.31kg/ cm) (12.8MPa),比一般的坦克高得多。车底距地高为570mm,越壕宽为4.5m,最大爬坡度30",最大行程186km。

“鼠”式超重型坦克的火力异常强大,在二战期间的装甲战车中是数一数二的。主炮是1门KwK44型128mm加农炮,身管长为55倍口径。这种火炮和德国的“猎虎”坦克歼击车上的PaK44型火炮是一种类型。发射穿甲弹的初速为860m/s,在1000m距离上可以击穿30"倾角的143mm厚的钢装甲,在2000m距离上可以击穿同样倾角的117mm厚的钢装甲。弹药基数为32发。128mm炮弹的长度达1.5m,重56kg,为整体弹,所以装弹要借助于机械。辅助火炮的口径为75mm ,位于主炮的右侧,弹药基数为200发,另有1挺7.92mm机枪。

“鼠”式超重型坦克

炮从火力性能上看,“鼠”式坦克火力是相当强大的,但由于火炮的口径大,炮弹重,故发射速度较低。塔的重量达50.5t,靠炮塔电动机驱动,可以在16秒钟旋转360。炮塔尾部有1个用来补充弹药的小舱门。炮塔部分还装有潜望镜.瞄准镜、基线长2.2m的体视式测距仪以及各种炮控操纵装置等。这也导致了“鼠”式坦克的车体结构也比较特殊,由于要承载重达50.5t的炮塔,因而车体内部有许多加强筋和横隔板,这也是其它坦克所不多见的。

早在研制“鼠”式坦克的酝酿阶段,就有“把"鼠'式坦克制造成“活动堡垒”的思想。所以,按当时的标准看,“鼠”式坦克的装甲也厚得出奇。再加上它的车体尺寸大,“鼠”式坦克便成了188t的“钢铁怪物”。

“鼠”式坦克为钢装甲焊接结构,其主要部位的装甲厚度都在200mm以上,这在二战期间的坦克上是绝无仅有的。炮塔正面的装甲最厚,为215mm,圆孤形状;车体正面的装甲厚度为205mm;即使是最薄的底装甲,其厚度也有50mm。更引人注意的是,履带上部的外侧也有90mm厚的装甲,从外形上看,它虽很象当今主战坦克的侧裙板,但却是主装甲的一部分。由此可见,德国的坦克设计师们早在二战期间就已对坦克的侧面防护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鼠”式超重型坦克

尽管"鼠”式坦克的火力强大,防护超群,且它那庞大的身躯又和当年的恐龙一样。但是,恐龙却在侏罗纪和白垩纪称雄一时,而“鼠”式坦克未等正式亮相便天折了。

从“鼠”式坦克的三大性能看,机动性差,行动不便,是它的致命弱点。为了使它能在铁路线上运输,要制造专门的平板运输车,一般的桥梁也无法承受这“钢铁怪物”的巨大重量。此外,设计者还考虑了潜渡的措施,专门准备了两根潜渡用的通气筒,使它能潜渡6m~8m深的江河。但是,象这样重的家伙,一般的河床也是承受不了的。

由于“鼠”式坦克的单位压力大,即使是在一般的越野路面上行驶,其软地面的通过性能极差。再加上它的履带板太宽,车体长,L/B值(L一履带接地长, 5880mm; B一履带中心距, 2335mm)高达2.5,比现代主战坦克的L/ B值高出50%,从而使得它的转向性能也极差。尽管他们的本意是让“鼠”式坦克发挥“活动堡垒”的作用,但是,这个“堡垒”却太笨重,还未等“县花一现”,便成为博物馆中的展品了。

“鼠”式超重型坦克

“鼠”式坦克虽和恐龙一样,都有庞大的身躯,且都已进入了各自的博物馆,但恐龙却有一段兴盛的时期,而“鼠”式坦克最多只能算是坦克发展史上的一个小插曲,一个不成功的“创造”而已。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