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瓒的败亡,归根结底是咎由自取

我们都知道,自从董卓之乱以后,东汉朝廷已经是名存实亡了。各地诸侯纷纷是拥兵自重,为了扩大地盘和实力,互相征伐,使得天下大乱。割据已经成了东汉末年的常态。在十三路诸侯讨董后,袁绍兵不血刃的得到冀州,摆了公孙瓒一道,从此两人结仇,两人从此打了好几年,最后打得袁绍都怕了,非常惊恐,把渤海郡太守印都给了公孙瓒堂弟公孙范,派他到南皮,想以此与公孙瓒结援。但公孙瓒却不罢休,坚持要打败袁绍,后来两人互有胜败,应该是势均力敌的,为什么最后公孙瓒会失败自杀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要说公孙瓒这个人还是一个有能力的人,自己本身那是文武兼备,出身也不错,辽西贵族出身。还曾经和刘备是同窗同学,比吕布那个只会舞刀弄枪的不知道强了多少倍。而且武艺高强,作战也很勇猛,打仗时就像是看到仇人一样,因此威震边疆,打得北地游牧民族再也不敢入塞。也因此累功被东汉朝廷封为奋武将军,蓟侯。后来黄巾军攻打渤海,聚众三十万,想与会合,公孙瓒仅仅率步骑两万人在东光南就大破青州黄巾,斩首三万余,黄巾军被打的丢盔弃甲,纷纷渡河逃命。公孙瓒等他们过到一半时出击,再次大败黄巾军,死者数万,俘虏七万余人,车甲财物无数,更使得公孙瓒威名大震。

图片来源于网络

要说这样的公孙瓒也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后来和袁绍也是打得平分秋色,互有胜败,即使打不过袁绍,自保还是可以的,但他最后却是失败了。俗话说天要使其灭亡,必先令其疯狂,这句话对公孙瓒来说很恰当。就是因为公孙瓒的狂妄愚蠢,使得自己败亡成为必然。

也许公孙瓒确实是太狂妄了,狂妄的他把刘虞给杀了。

杀刘虞可以说是公孙瓒最大的败笔,也是其失败的根本原因之一。

刘虞是谁?汉光武帝刘秀之子东海恭王刘强之后,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但这个人为官很好,为政宽仁,安抚百姓,深得人心。黄巾之乱中百余万青州、徐州人流亡至此,能够安居乐业,也是刘虞的功劳。在对待少数民族上也是主张以对待当地的游牧民族.。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公孙瓒却是自持兵力强大,放纵自己的部队,多次掠夺百姓,在对待少数民族上,也是以强硬的态度对抗北方游牧民族。

刘虞认为公孙瓒穷兵赎武和袁绍连年的作战是对百姓严重的迫害,故而想要节制公孙瓒的行为。而公孙瓒听到后却非常恼怒,更加变本加厉的掠夺百姓,如此也导致了两个人的矛盾越来越深。

最终因为两个人的矛盾,刘虞对公孙瓒终于忍无可忍,决定率兵十万攻打公孙瓒。可刘虞这个人可能是对百姓太好了,也可能是过于仁慈,面对公孙瓒身边没有几个手下的情况下,十万大军竟然败了。

当时公孙瓒的部队都不在身边,或许身边也仅有上千人,要不然公孙瓒面对十万大军也不会只召集到数百人打算逃跑。可刘虞的士兵因为没打过多少仗,再加上刘虞下达的命令:不准骚扰百姓,不许损害民居,却给了公孙瓒这个狠人机会。公孙瓒却不会顾忌那么多,顺着风势放火,趁势杀入刘虞兵营,导致刘虞大败最终刘虞及其妻子儿女被活捉。随后公孙瓒诬陷刘虞与袁绍谋取称帝,胁迫段训斩刘虞及其妻子儿女于蓟市。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刘虞这样在民间深得人心的好官被公孙瓒给诬陷杀死,可不得了,于是刘虞死后,刘虞的从事渔阳鲜于辅、齐周、骑督尉鲜于银等率幽州兵马想为刘虞报仇,他们便推举阎柔为乌丸司马。阎柔招集鲜卑、乌丸等兵马,共得汉兵、胡兵数万人,与公孙瓒所置渔阳太守邹丹战于潞河(今朝白河)之北,大败公孙瓒军,斩杀邹丹。乌桓峭王也率其部落的人及鲜卑骑兵七千余骑,随鲜于辅迎接刘虞之子刘和与袁绍将曲义,合兵共十万攻打公孙瓒,大败公孙瓒于鲍丘,斩首二万余。于是,代郡、广阳、上谷、右北平各杀公孙瓒所置长官,与鲜于辅、刘和兵联合,公孙瓒屡战屡败,于是逃回易京(故址在今河北西北)坚守,开置屯田。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以说杀刘虞为公孙瓒唱响了败亡的序曲,如果不是那么狂妄,能够好好的和刘虞合作,不说称霸天下,当一个乱世中称霸一方的军阀,笑看天下风云也是有可能的。

疏远宾客,对手下见死不,最终导致其败亡。

公孙瓒与刘虞的旧部作战虽说屡战屡败,虽说损失不小,已经是伤筋动骨了,但公孙瓒这时手里还是有资本的,还达不到被灭亡的地步。更何况在其老巢易京,公孙瓒不但临易河挖了十余重战壕,还在战壕内堆筑高达五六丈的土丘,更是在土丘上又修筑五六丈高的营垒。在堑壕中央的土丘上建了一座达十余丈的高楼自己住,囤积粮谷三百万斛。这可以算得上固若金汤了吧,何况还有那么多的粮食,既然打不过那就防守吧,这也是公孙瓒的想法,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可是公孙瓒虽然龟缩防守,但还是狂的没边,不仅不反思自己失败的原因,反而疏远自己的宾客和手下:自己住的高楼以铁为门,斥去左右,令男人七岁以上不得进入,只与妻妾住在里面,公孙瓒让妇人习为大声,使声音能传出数百步,用来传达命令。以至于身边没有一个亲信,就连谋臣猛将都渐渐疏远了。

不仅这样,还放出话去说:"昔谓天下事可指麾而定,今日视之,非我所决,不如休兵,力田畜谷。兵法,百楼不攻。今吾楼橹千重,食尽此谷,足知天下之事矣。"意思就是过去说,天下事可以凭军事力量来决定,今日看来,也不是我所能决定的,不如休兵,种田地,养牲畜。兵法说:百楼不易攻破。今天我盖了那么多的楼,吃完这些粮食,就可以知道天下的定局了。正好没过多久袁绍想跟公孙瓒释和,公孙瓒不但没有答应,还说自己的城池固若金汤,而且粮食也吃不完,就算袁绍来攻,也坚持不了一年。这可真的是是火上浇油,袁绍哪里受得了这个气,当即发兵来攻打公孙瓒。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战中,公孙瓒的一个部将被袁绍给包围了,公孙瓒不但见死不救,反而还对部下振振有词的说:"救了他,,那以后有人再被包围就会不肯力战而只等就病了。现在我不去救他们,以后被围困的将士就会自我勉励。"你看看说的什么混帐话,这是对待下属的态度吗?能不使手下的兵将对其离心离德?

结果就是,公孙瓒外围的兵马既打不过袁绍又等不到救兵,难道就像公孙瓒说的那样自我勉励,等死?谁都不傻,谁也不想死,于是这些人是逃的逃,降的降。袁绍很快就达到了公孙瓒的城门口。

疏远宾客,对手下见死不救,还没事拿话去撩拨袁绍,真是自寻死路,自作孽不可活啊。

被袁绍达到了家门口,公孙瓒才慌了神,这时想到了逃跑。可手下人已经对其离心离德了,就算跑,恐怕也没多少人跟随,随后在长史的劝说下决定坚守等待儿子去请的援兵,

可是援兵还没到,公孙瓒又做了一件蠢事,派人给儿子送信,想内外夹击袁绍,结果好巧不巧这封信被袁绍给得到了,于是袁绍将计就计,把公孙瓒给痛揍了一顿。公孙瓒的算计没成功,只好坚守。随后袁绍挖地道破堑壕高楼,公孙瓒自料必败无疑,于是杀死妻儿老小,自己放了一把火,引火自焚。

图片来源于网络

纵观公孙瓒的死,可以说是咎由自取。其人不仅不会审时度势,而且狂妄,要是能搞好和刘虞的关系,亲近下属和宾客,也许不会是这样的结局。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