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海军”:汉武帝统一天下的最终利器

4月23日,中国海军走过了70年风雨历程,完成了从艰难起步到走向蓝海的跨越。从古至今,“海军”就是捍卫国家的力量。而在古代,这种力量被称为水师。张骞建议通商路

韩磊唱过一首歌《又见昆明池》:“一面飞镜天上来,一泓碧水落人间。曾经汉武训水师,舰船纵横起狼烟。”

而早在唐代,杜甫就写下了:“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一诗一歌,都指向了昆明池,那是汉武帝训练水师的地方。

千年如梭,长安已变成西安,昆明池的硝烟也早已散去,如今,景色秀美,游人如织,耳畔可曾回响战船金鼓?

昆明池

据说,那一年张骞从西域归来,奏报汉武帝:大夏(今阿富汗北部)有邛竹杖、蜀布出售,二者皆是我川地物产,然大夏却是从印度贩去。不若另辟商路,由川西往印度,再至大夏。路近而无匈奴滋扰。

昆明池

汉武帝深以为然,遣使去往联络,途中竟遭昆明国等拦截。

帝怒,欲征,麾下将领却言:彼有滇池三百里,水师悍勇我不敌。汉武帝的痛处

水师,水师,水师!一下戳中了汉武帝的痛处,想起了东南沿海的三处疥癣之疾。

彼时,大汉在对抗匈奴的历练中,已经练出横行天下的铁骑。然东南沿海水网密布,东瓯(今浙江和江西东部)、南越(今广东、广西西部和湖南南部)、闽越(今福建)三小国,依靠水师割据,大汉铁骑徒呼奈何。

统一不容再耽搁,必须练出一支水师!

《汉书》记载,早在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颇有远见的汉武帝就派严助、朱买臣(覆水难收的那位)筹建水师,以保海疆。

《汉书》记载,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汉武帝“发谪吏穿昆明池”,以练水师。以“昆明”命名,正是汉武帝剑之所指!

昆明池在长安西南,方圆40余里,成为当时最大的人工湖。

大汉的蓝色利剑

所谓“武帝旌旗在眼中”,当年操练的盛景可想而知。汉武帝下领建造了大批战船,戈船、楼船威武雄壮,戈檀舟、撞雷舸穿梭其中。壮哉,大汉雄风!和红色海军一样,西汉“海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强盛国力的支持下,迅猛成长,成为统一国家和保卫海防的蓝色利剑。一支拥有4000余艘战船,20多万并兵勇的大汉“海军”——楼船军,枕戈待旦。

《史记》载:“治楼船,高十余丈,旗帜加其上,甚壮。”楼船一般为三层,船上有楼数重,又有女墙、战格、弩窗矛穴,上数幡帜,置抛车垒石铁斗,状如城垒。军备水平,世界首屈一指!

剑指昆明国,则昆明国灭,新丝路通。

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距离朱买臣等人筹建水军仅两年,昆明池尚未挖掘,闽越王发兵东瓯,东瓯向汉廷求救,汉武发会稽水军,沿江入海,登录永嘉,闽越望风而逃,汉军趁势灭东瓯。

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秋,汉武帝发楼船军10万人兵分四路,讨伐南越,一路势如破竹。

次年冬,楼船军进至番禺,一整夜激战,番禺城破,全城投降,南越灭亡后。

随后,汉武帝又命横海将军韩说率水军出句章(今浙江慈溪),浮海而攻闽越,断其海上退路;楼船将军杨仆出武林(今杭州),亦攻闽越。

昆明池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军攻入闽越,闽越人内乱,杀闽越王余善而投降。

至此,东南沿海尽入大汉版图,大汉“海军”功不可没。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