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乾盛世,鲜花著锦,王朝背后的危机,乾隆皇帝的功与罪

公元1735年,大清乾隆元年,满清王朝入关后第91年,迎来了新的统治者,爱新觉罗--弘历,大清的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在位60年,统治中国时间长达63年零4个月,在乾隆皇帝的统治下满清王朝迎来了最辉煌的时刻,十全武功让他自封十全老人,六十年的皇帝生涯,三年的太上皇让这位皇帝成为统治中国时间最长的皇帝,他的一生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鲜花著锦,烈火烹油”,真真是彩无可彩,盛无可盛。

乾隆自称十全老人

但这繁盛的王朝真的如乾隆臣子歌颂的那样?满清统治者号称的“康乾盛世”,真的是盛世吗?如果说明实亡于万历,那么清则实亡于谁呢?

今天,我们就翻开乾隆皇帝的历史,来探一探乾隆皇帝的功与过。

首先,乾隆皇帝是不是一个好皇帝?

答案,是。严格的说,乾隆是一个十分合格的皇帝。

划分一个皇帝的好坏标准是什么?

一个合格的好皇帝,在他的统治下,王朝国力昌盛,对外拓展领土,对内发展民生,国无外患,政治清明。

前面我们说了乾隆号称“十全老人”这所谓的十全指的是什么呢?

十全指的是乾隆皇帝一生中,对外和对内的十次胜利战争,在拓展领土上乾隆做到了清朝皇帝中最优,就是在他的统治下奠定了今日中国的版图基础,他设立的伊犁将军,为中国在西域的有效统治得以延续,在此之前的中原王朝对西域的统治仅限于名义上的藩属,是乾隆成功的将这片土地纳入中央政府的实质统治。

仅凭这一点,乾隆是有功的。

但十全武功的背后,却不仅仅是开疆拓土的辉煌,实际上如果除去对西北边疆军事胜利,乾隆皇帝的剩下的武功中,很多都是凑数的。

对缅,对越战争乾隆两次对外战争可以说是损兵折将,但因为凭借着清帝国自身广大的体量,缅甸安南,不得不在战争胜利后向乾隆求和投降,可以说这两场战争乾隆皇帝是赢了面子,却丢了里子。

一句好大喜功来评价乾隆皇帝,恰如其分。

对内发展民生,乾隆皇帝登基后在农业上继承并延续了他的爷爷和父亲的重农政策,在位期间多次减免受灾地区的税赋。

商业上乾隆放宽了对商人的限制,国库收入蒸蒸日上从三四千万两直接翻了两倍,最高时达到八千一百万两。

文化上,乾隆修《四库全书》,号称中国历史上涵盖领域最广的文史类百科全书。

仅从以上看来,乾隆皇帝绝对是一个合格的好皇帝。

但是,乾隆的农业政策是他爸爸雍正皇帝,定下的摊丁入亩政策给乾隆打下了政策基础。

商业上,虽然放宽了商人的部分限制,但重农抑商的基本国策没有改变,资本并没有转化成社会的发展力量,仅仅是在封建的传统上原地踏步。

四库全书

文化上,乾隆标榜的文治之大成的《四库全书》,在编撰过程中被销毁和封禁的书籍与收入的典籍相比却不相上下, 《四库全书》全文收录书籍共3461种,但编修过程中明令禁毁的书籍就有3000多种,几乎与收录数量相当。

此外,为数巨大的书目经过了删削或篡改,比如岳飞的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被改为“壮志饥餐飞食肉,笑谈欲洒盈腔血”,因为“胡虏”、“匈奴”均是违碍的“关键词

抗金名将岳飞(满清自认金女真后裔)

不仅仅如此,乾隆在修书的同时在文化上还大搞文字狱,一句清风不识字,为何乱翻书?就能引来杀身之祸。

弘历把文字狱当成家常便饭,制造130多桩,占整个清帝国时期文字狱的80%,其中47案的案犯被处以死刑,这意味着生者凌迟、死者戮尸、男性亲族十五岁以上者连坐立斩。

用这样修纂来的大书,来标榜文治,乾隆皇帝确实是古今一人了。

政治上,乾隆皇帝通过上述的手段,加强了皇权统治,一系列的屠杀手段之后,肃清了民间的异己思想,在乾隆时期皇权统治达到了中国封建历史的顶峰。

是上述的一切,给乾隆皇帝带来了稳固繁华的万里江山。

也是这一切,乾隆亲手给满清王朝埋下了毁灭的火药与炸弹。

乾隆晚年,好大喜功到为了凑齐十全武功,将镇压台湾林爽文领导的农民起义也纳入其中,这种官逼民反的战争,与其说是荣耀还不如说是统治者无能昏庸的讽刺。

乾隆皇帝喜奢侈,六次南巡,欲与他爷爷康熙比肩,但康熙南巡康熙六次南巡轻车简从:“所有巡狩行宫,不施彩绘,每处所费,不过一二二万金。较之河工岁费三百余万,尚不及百分之一。

乾隆则是前呼后拥,六巡江南,排场一次比一次大,甚至造成国库的枯竭。

乾隆南巡图

至此为了维持自己的贪欲享受,亲手扶持并培养了和珅这一个千古巨贪,用今天的话说和珅其实就是乾隆皇帝的“白手套”而已。

乾隆晚年,官员贪渎,政治腐败,文化压抑,民间暗流四起。

真实的和珅可比王刚老师帅多了

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湖北枝江、宜都白莲教首领张正谟、聂杰人率众先起,长乐、长阳等地教徒纷纷响应。三月,姚之富等奉齐林妻王聪儿为总教师,在襄阳黄龙呆起义。清廷急令湖广总督毕沅、湖北巡抚惠龄、西安将军恒瑞等率兵镇压,击溃多支乱军。面对清军围剿,王聪儿、姚之富乱军避开平原,专走山区,于次年(1797年)初由豫经陕入川东,与四川教匪会合。嘉庆三年(1798年)春,王聪儿、姚之富跳崖死,余部在张汉潮等率领下,与四川的教匪联合,因此这次民间起义又被称为川楚白莲教乱。

起义军流窜各省,清军战备废弛征缴不力

这次起义真正的在乾隆脸上甩了一嘴巴,号称十全老人,文治武功的老皇帝,没有想到给他最后的三年统治落笔的竟是一场波及数省的大叛乱。

致死乾隆也没有看到叛乱的平定,这场叛乱起义一直延续到嘉庆九年,而这时候乾隆皇帝已经入土六年有余了。

盛极而衰,千古定律。

兴亡千古事,衰废一念中。

殊不知,造就盛世的是人,这人在开创盛世的同时,其实也在给衰亡埋下祸端。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