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贾府中秋节晚宴,探春为何最后离席?有谁看懂了

《红楼梦》中曹雪芹给探春的判词是“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探春自己也说过“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可见她是个有抱负的人。

贾府中秋节家宴,尽管大家极力制造喜庆的气氛,可是气氛依然凄清。只有贾母强撑着赏月听笛,后半夜,天气凉了,众人渐渐离席散去,唯有探春陪着贾母,贾母说:"三丫头可怜见的,还在这儿陪着。"

探春一贯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没有长辈允许不会自行离席。探春事事以贾母、王夫人马首是瞻,她们喜欢的,探春努力做到;她们厌恶的探春绝不涉足。即使中秋夜,探春觉得无趣,依然委屈自己,陪着她们,目的就是让她们高兴。探春之所以如此努力的奉承贾母和王夫人,就是因为她“没托生在太太肚子里。″不能任自己的性子干自己喜欢的事。

探春对她生母赵姨娘说过,偏我是个女孩,一句话没有我多说的。探春对自己的处境非常清醒,因此她努力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探春敏锐的感觉到贾府大厦将倾的危险 。探春是一个理智的人,抄检大观园时,她就预感到贾府离抄家不远了。今年的中秋节,过得清清冷冷,就是因为贾府的政治同盟甄家被抄家,其他同盟军也过得不顺遂,贾府也有自身难保的顾虑,所以无论贾母如何张罗,气氛始终热闹不起来。

她深爱着大观园,深爱着贾府,但是面对贾府的没落时却恨自己能力有限,在贾母去世前度过的最后一个中秋节,贾母好似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所以即便是磕睡着,也在院子里久久不肯离去,有些不舍,在院子里待到四更天,她遣散了所有陪伴的人,于是大家各回各房,都散了,贾母迷糊过来后,发现只有探春在陪着的,其实我们想想这个场景蛮动人的,没有所谓的贵妇人与富家小姐,只有相依相偎的祖孙二人,相互取暖,这里很动人,探春不舍得自己的老祖母,陪她到最后,画面很美却有些凄凉。

而探春是一个励志要支撑贾府的人,她曾经说过,但凡一个男儿,总不至于困在这牢笼之中,所以说,如果探春是个男孩,她会撑起复兴贾府的大业,可惜不是,只好远嫁他乡,看着贾府的倾颓。

探春敏感地意识到,也许这就是贾府最后的欢宴了,因此她陪着贾母一直到最后。暗示探春是最后一个离开贾府的姑娘,元春死后,姑娘们一个一个的离去,探春可能是最后一个离开贾府的姑娘。正应了“三春去后诸芳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