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德古城:明朝九边重镇,陕北的旱码头

绥德古城:明朝九边重镇,陕北的旱码头

绥德古城东门城楼

绥德古城偎依于二郎山、疏属山的缓坡之间。无定河、大理河绕城南流。公路四通八达,纵贯陕、蒙的西(安)包(头)公路和横穿秦、晋、宁的太(原)银(川)公路在县城十字交汇。地理位置十分险要,素有“天下名州”之誉。

绥德卫,即今绥德县城,位于陕西省北部,无定河下游。东邻吴堡,西接子洲,南连清涧,北靠米脂,东北与佳县接壤,东南以黄河为界与山西省柳林县隔河相望。县境东西长56公里,南北宽51.8公里,总面积1848平方公里。地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607.8~1287米,相对高差679.2米。

绥德城建于北宋,至清朝一直为州、县治所,城垣建筑经过多次增补修葺。绥德县城中部为大理河和无定河汇合处,大理河由西向东流人县城,转而向北汇入无定河,将县城分为东、西两部分,东为旧城区,亦称东城区;西为新城区,亦称西城区。

绥德建置早,唐代以前的城郭建设已无考。唐置绥州龙泉县,州、县城建在今县城北1公里的龙湾村,其遗址尚可辨认。

东门外的驼队

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置绥德城,隶延州,不久由郧延宣抚使郭逵主持新建县城,即今之县城。此后,金大定二十年(1180年)、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都曾进行过较大规模的增修。其时城郭东西二里一百五十步,南北二里一百三十五步,方八里二百八十步。南面于平地砌石筑城垣,高2.5、宽l丈余;东、西、北城垣跨山建筑,高3~9丈。城门四座,东为“镇定门”,南为“安远门”,西为“银川门”,北为“永乐门”。四门前皆建瓮城,城门上皆设门楼。城内东北有疏属、嵯峨两山屹立,城外西、北、东有大理、无定二水绕流,城四周高山巍峨,可谓依山临水,四山作屏。城内疏属山麓建有宏大的衙署,衙署前有呈“井”字形的东、南、西、北四条大街,钟楼、鼓楼分建于嵯峨、疏属两山之上,此外还有寺庙道观、祠坛坊表、学宫书院等公共建筑。衙署、街房、寺观等建筑主要是砖(石)瓦房,居民住宅主要是砖(石)窑洞。

明初实行承宣布政使司(习惯称行省)、府(或直隶州)州、县级制。今绥德县地为绥德州。洪武四年(1371年)置绥德卫,是今陕北榆林地区唯一的军事卫所,绥德卫辖百户所50个。成化年间,置延绥镇。延绥镇初领神木道、榆林道、靖边道以及绥德卫、庆阳卫、延安卫、东胜卫共12营堡、36城堡。成化九年(1473年),延绥镇镇治移驻榆林卫。

绥德雕山书院

洪武二年(1369年)八月,元将孔兴败逃绥德州,被其部将所杀,绥德州境归明朝所有。

洪武四年,大将军汤和置绥德卫。

洪武六年(1373年),置绥德卫指挥使司,迁江南上江之军驻其地屯田、戍边。

洪武九年(1376年),元将帖木耳人侵延绥,被颍川侯傅有德击败。

明建文年间(1399~1402年),在州城南门外增建罗城,与州城相连,为州城南之屏障。罗城周围六里三十步,南连文屏山,也设有四门,东为“宾阳门”,西上为“上水门”,西下为“挹秀门”,南为“来远门”。同时,修建了南关大街。此后直至清末,州城几经修葺,疏通壕堑,增筑炮台和守陴窑房。增高雉堞.并在城北疏属山上增砌重城垣一道,只有罗城一直未加修葺而逐渐坍塌。

天顺元年(1457年)三月,鞑靼孛来犯延绥,征虏副将军石亭追剿之。

天顺二年(1458年),孛来再犯,总兵杨信、都督佥事张钦与之战,均获胜。

成化元年(1465年)八月、十月,鞑靼酋长毛里孩犯延绥,分别被总兵芳能和陕西巡抚项忠等击退。

义合西城门楼

成化二年(1466年)六月,毛里孩入侵延绥,被总兵杨信与项忠击败。十二月,毛里孩再犯延绥,明参将汤允绩战死。

成化四年(1468年)十一月,毛里孩再犯延绥,都指挥佥事许宁击败之。

成化五年(1469年)十一月,毛里孩联合兀良哈进犯延绥,山西大同巡抚王越率兵增援明军。

成化六年(1470年)一月,许宁击退毛里孩,大同总兵杨信亦于胡柴沟击退鞑靼兵。三月宪宗诏延绥屯田。五月,王越于延绥东路击败阿罗出。七月,朱永于双山堡击败阿罗出。

成化八年(1472年)十一月,宁静伯刘聚代赵辅为将军,屯延绥。

成化九年(1473年),延绥镇治所迁于榆林卫。

绥德 永定桥

明清时期,县城有大小街巷30余条,其中主要街道有5条,即州城内东、南、西、北四条大街和罗城内的南关大街。民国时期,部分街巷有所延伸,但没有增减。建国后,新建了西城区,增加了10条街巷,东城区也因扩建新增了几条街巷。1981年地名普查时将部分街巷作了调整,目前计有大街小巷50多条,其中主要街道12条,即东城区10条,西城区2条。

民国时期,城内修建了商业大楼“万丰永”和中山礼堂等大型建筑,城外无定河上架起了石拱大桥“永定桥”,大理河西修筑了“抗日阵亡将士公墓”。40年代,城外南关大街日益繁华,大理河西的建筑逐渐增多,城区面积约4.5平方公里。建国后50年代,县城建设开始向城外南、西发展,60年代又开始向城外东、北扩建。

疏属山八卤亭

目前城内仅存的明代建筑有永乐门,即原延绥镇镇城的北门。该门建在南高北低的坡上,内为两个拱券顶过洞相连,现仍为通行之道。南面洞口宽4.13、进深16.2、高6.1、洞上高1.5米;北面洞口宽3.42、进深3.87、高5.75米。门洞用条石砌筑,横石与丁石相间。条石长95~150、宽24、厚18~28厘米。石表面錾刻痕清楚,整体风化严重。过洞底部用条石铺砌,中间一道规整。洞口上方嵌石匾,由三块石板组成,隶书阴刻“永乐门”。北门顶上修建有房屋,内、外边垒砖墙阻挡。门洞口两侧一米余以外被新建的院墙隔断。城门墙体用黄土混合黄胶土夯打,包砌有石片。外包石厚0.4米,丁石拉筋。

万丰永

城内绥德县博物馆内保存有五龙壁,原为文庙照壁,清光绪三十四年制。

另据绥德县志载,明洪武年间,知州张进主持修建了衙署。衙署位于州城中部今小街北,坐北向南。建筑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由前院、大堂院、二堂院三部分组成,砖(石)瓦结构,其余情况不详。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知州赵于京主持增修衙署。增修后的衙署依旧分前院、大堂院、二堂院三部分。前院有大门洞一座,上有阁楼三间,前有照壁。院内东有土地祠一所,祠后是马号;西有迎宾馆三间,馆后是监狱。大堂院有仪门两间,仪门两侧各有一角门。院内正面是大堂五间、银库两问、库丁房两间,大堂上悬挂康熙诏令“要存良心”四字匾,堂前有抱厦三间、牌坊两座。牌坊上一书“慎刑”二字,一书“清慎勤”三字。东西厢有科房二十二间。大堂后是二堂院,有宅门一座、二堂正房五间、东厢房三间、签押房三间、闱房五问、厨房三间。二堂东有东院,院内正房三间、

厢房六间、北房三间;二堂西有西院,院内正房五间、对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五间。目前该建筑整体已基本不存在,只残存有建筑的局部墙垣等。

老街

绥德县城内现在遗存一处古城门,城楼残缺破败,城门雄姿仍存。城门高12米,宽17米。城门洞宽7米,高7米,深11米。门洞上有一石横刻 “永乐门”三个大字,字高2米,宽1.5米。永乐门座落于疏属山别峰仓房圪瘩(旧叫鱼头山)山坡上。现在上下山的居民、车辆还从此门通过。

绥德在历史上曾名阳周、上郡、雕阴、龙泉、上县、绥德、绥州、上州等。建置忽为州忽为军忽为城的旧址皆因历史久远荒废无法考证。今存县城经考证,为宋代延绥宣抚使郭逵所建。州城跨山环水,城墙高筑,城楼高耸。而旧州志以为建自金大定二十年,明代洪武年间知州仇敬与指挥严永重修。以宋史地理州城所在考证,今城确为宋代所建无疑。自宋代以后改城为军,又改军为州,金大定中建州治。后经西夏侵扰,历遭战乱,城池倾圮,地方荒废,宋南渡后为金所有,建州治。至大定二十年重加修筑。城东西阔二里一百五十步,南北二里三百一十五步,方圆八里二百八十步。南由平地彻石建筑城墙高二丈五尺,厚一丈余。东西跨山增筑城墙高三四丈或八九丈不等,唯巽地楼筑于嵯峨山上,为最高点。城池有重门四座:南为安远门,东为镇定门,西为银川门,北为永乐门,跨门建筑城楼有二。南门外罗城接连大城,周围六里三十步,南连文屏山,有门四座:东为宾阳门,西上为上水门,西下为挹秀门,南为来远门,明代建文中建。

绥德 汉画像石

永乐门是古城众多城门中遗留下来的唯一城门,是佐证古城绥德的一块活化石,通过它可以了解绥德古城的历史沿革,清晰的分辨出绥德古城的历史原貌。

绥德是一座历史名城。关中地区有十三朝帝王建都,但自秦汉以来分立郡州县治的没有一个县像绥德这样多。据史料记载可查证的,在绥德境内建置称郡、称州、称军、称县的不下三十。如此之多的建置在同一个县境内设立,这在全国实属罕见。说明绥德的历史之悠久,在塞上高原的政治、经济、军事地位之重要。

田庄寺湾山

绥德是一座军事重镇。由于地处边塞,历史上和西北匈奴、契丹、西夏临接,常有边戎侵夺。历朝历代都把绥德当作北拒外寇侵扰的要塞,保护关中帝王之都的屏障,常置重兵把守。秦始皇令太子扶苏监军,蒙恬率三十万大军镇守此地(赵高、李斯写伪昭,命令远在边疆的公子扶苏和大将蒙恬自杀。扶苏看到诏书以后,先是大哭一场,随后毅然选择自杀),足以说明其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因为秦把天下分为三十六郡,如果每郡都屯兵三十万,则秦王朝要养一千多万军队。从兵源给养等条件看秦根本不会有上千万的兵力,只不过把大部分兵力布于绥德(上郡)罢了。

绥德是山环水复的秀城。大理河从西川流来,在城西拐了个弯经城北汇入无定河,呈弧形绕城而过;城东、南、西南、北由疏属山、嵯峨山、文屏山、雕阴山围成园形的天然屏障;山的东北面大理河、无定河又呈7字形环绕,绥德古城就筑于山水围成的9字形中间。昔日山水间城郭逶迤,古迹点缀,扶苏蒙恬墓遥遥相望;晨钟暮鼓,山风涛声与大漠驼铃交相争鸣;城内府衙宏雄,店铺林立;城外桃花争艳,岸柳荫蔚。游人登山可观塞北风光,临岸可听滚滚涛声。山环水复的绥德自古就是塞上的风景亮点。

观云阁

进入21世纪的古城绥德昔日风姿犹存,更多展示给人们的是充满现代活力的多姿多彩。城区面积与宋城比扩大了五倍多。现代化的绥德城楼房林立,街道整洁,商厦影楼,歌厅剧院,霓灯闪烁,五彩滨纷。千狮桥、龙凤桥飞架无定河上,五龙柱、石牌楼高耸云天。神龙、滨河、永乐大道把城区打扮的更加靓丽。古城一天更比一天美。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