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吴道子、李思训、王维到董其昌,蜀山蜀水开启的中国山水画之变

如果不纠缠于后人有关门户、流派的偏见,李白、杜甫们生活的盛唐时期,迎来了中国山水画的首个新纪元。吴道子、李思训、李昭道、王维、卢鸿、郑虔、张璪、王宰等等画家,像一群璀璨的星星,用笔点亮了大唐的山川。

插图:《江山秋色图》卷局部1 宋 赵伯驹(传)壹:从蜀道山水开始的中国山水画之变

成天听着霓裳羽衣曲,看着霓裳羽衣舞,唐玄宗李隆基觉得有些腻了。

在内心小小地检讨了自己有些艳俗的审美品位后,他叫来画家吴道子(约680年—759年):“去,把那蜀山、蜀水给我画下来。”

吴道子这趟公差出得很潇洒。

他在广元昭化租了艘船。白龙江从这里注入嘉陵江,然后经过苍溪、阆中、南部、仪陇、蓬安、南充、武胜、合川,到达重庆,由此和长江汇合。

吴道子就从这里开始,顺着嘉陵江一路而下,吃了剑门豆腐、伤心凉粉、苍溪雪梨、夫妻肺片、麻婆豆腐、灯影牛肉、江油肥肠、合川桃片,最后一顿是重庆老灶火锅。喝了丰谷、沱牌大曲、剑南春、五粮液、郎酒,最后一顿是泸州老窖。

从重庆返回长安报道时,唐玄宗看到他啥子土特产都没给自己带,就有些恼火。更恼火地是他连素描本也没带,一幅草稿都莫得。玄宗指着大同殿一面墙壁说:“莫得草稿嗦,那你也要给我画,看你瓜娃子咋个办!”

隔了一天,玄宗再去大同殿时,发现吴道子已经画完了,嘉陵江两岸那些山山水水在墙壁上鲜活旖旎着。

玄宗记起以前曾让李思训(约653—718年)画过蜀道山水,于是将老李拼了老命、画了三个月才完成的那幅画让人取来,和吴道子画在墙上的对比,发现都还不错。

“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玄一日之迹,皆极其妙也。”

——唐玄宗这句话被后世的绘画史一再记录。

插图:《江山秋色图》卷局部2 宋 赵伯驹(传)

人们常常借用吴道子和李思训这个典故,来说明这么两方面的情况:

1,那位拥有“吴带当风”著作权的吴道子,不光会画宗教壁画,其在山水画方面的成就也很大,是为一代宗师。晚唐时期张彦远(815—907年)在著作《历代名画记》中评价吴:“因写蜀道山水,始创山水之体,自为一家。”

2,在盛唐时期,中国山水画迎来了全新的发展,山水画不光是达官贵人彰显品位的摆设,也成为平头百姓居家过日子不可或缺的装饰。美术史上常引用张彦远在“论画山水树石”中的这段论述:“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意思是中国的山水画由吴道子开始创新求变,而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则为集大成者。

张彦远这段著名“论画山水树石”,详细地评述了在李白、杜甫们生活的那个年代,中国山水画所取得的总体成就和面貌,同时也指出了吴道子、李思训、王维、张通、王宰等画家,对这一时期山水画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国初,二阎擅美,匠学杨、展,精意宫观,渐变所附。尚犹状石则务于雕透,如冰澌斧刃;绘树则刷脉镂叶,多栖桔苑柳。功倍愈拙,不胜其色。吴道玄者,天付劲毫,幼抱神奥。往往于佛寺画壁,纵以怪石崩滩,若可扪酌。又于蜀道写貌山水。由是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李将军、李中书)。树石之状,妙于韦鶠,穷于张通(张璪也)。通能用紫毫秃锋,以掌摸色,中遗巧饰,外若混成。又若王右丞之重深、杨仆射之奇赡、朱审之浓秀、王宰之巧密、刘商之取象,其馀作者非一皆不过之。”

——这段话为我们勾勒出了从晋到随、唐这段时间,中国山水画发展的主要轮廓,成为至今我们理解这一时期山水画发展的相对完整的文本,也是研究中国山水画的基础文献。

虽然对这段话的理解,如今的学者们仍然存在一些分歧,比如对其中“渐变所附”的理解,一些学者理解为:“画中点景的题材发生了变化”,也有人理解为:“山水画逐渐脱离了宫观背景,逐渐走向独立的地位”,或者是:“渐变山水画在人物画中的附属地位。”

深圳大学张剑滨教授在2014年撰文指出(注1),上述种种解读都不准确,张彦远在此处应是指:“逐渐改变了附于宫观的树石的画风画法”。

无论如何,可以肯定的是,我国的山水画发轫于魏晋,经过六朝的发展,在隋唐之际逐渐获得了主体地位,在盛唐时期,在人物、台阁等绘画题材之外,山水树石画逐渐摆脱了附属地位,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种,承载着一种独立的审美需求。

而其肇始之题材,则是吴道子和李思训等人描绘的蜀山、蜀水。

插图:《江山秋色图》卷局部3 宋 赵伯驹(传)贰 北宗之祖李思训和他的青绿山水

李思训被世人称为大李将军,因为他确实做过“武卫大将军”,他是和杜甫的爷爷杜审言一辈的人。他的儿子李昭道被人称作“小李将军”,主要是因为他继承了父亲的画技,他真实的履历并没有当过将军,官至太子中舍人,其主要工作内容就是陪太子读书。

这父子二人为青绿山水的鼻祖。用石青、石绿矿物颜料描绘林泉丘壑、山川树木的作画方式从六朝已经出现,而发展到唐代的二李时才形成了基本创作特色和程式。此后,在两宋时期,又发展出金碧山水——在石青、石绿之外再用泥金钩染山廓﹑石纹﹑坡脚﹑沙嘴、宫室楼阁等等。

李昭道 龙舟竞渡图 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李昭道 龙舟竞渡图 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李思训作品的主要特色是精丽严整、用笔遒劲、风骨峻峭、细入毫发,画面意境隽永奇伟、色泽匀净典雅;李昭道在绘画上继承其父画法而稍变,时人有“变父之势,妙有过之”的评论,其画法更加细密纤丽。

在北宋徽宗时期编撰的《宣和画谱》中,记载北宋御府收藏有李思训画作17幅,分别为:山居四皓图二、春山图一、江山渔乐图三、群峰茂林图三、神女图一、无量寿佛图一、四皓图一、五祚宫女图一、踏锦图三、明皇御苑出游图一;

收藏李昭道画作6幅,分别为:春山图一、落照图二、摘瓜图一、 海岸图二。

如今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江帆楼阁图》和《明皇幸蜀图》,曾被归为李思训和李昭道名下,但后来被考证均出自宋人手笔,此二图画法精细,风格工巧繁缛,很大程度上可以一窥“二李”的画作风貌。

《宫苑图》唐代佚名(传) 北京故宫博物院

《宫苑图》细部 唐代佚名(传) 北京故宫博物院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幅《宫苑图》,此图尺寸为 23.9cm×77.2cm 在很长时间也被归于李思训名下。该图由吴景洲先生于1947年购得,于1955年捐献故宫博物院。此卷后有多人的题跋,包括元四家的王蒙、倪瓒、明朝大儒王稚登等人,都认为此画为张丑《清河书画舫》中著录的“唐大李将军御苑采莲图”。

《宫苑图》后跋文1

《宫苑图》后跋文2

《宫苑图》后跋文3

北京故宫藏《宫苑图》卷首

这幅所谓的“采莲图”虽如今被考证为南宋人所摹,但从中也可看出早期青绿山水的一些特点。图中描绘了古代宫苑、屋宇舟车,纤若毫发,大量使用金线勾勒建筑物轮廓和网巾水纹,辉煌明丽,富有装饰性。其中,山石以细笔勾出,略有皴斫,重青绿敷色。这些都具有二李绘画的一些典型特点。

插图:《江山秋色图》卷局部4 宋 赵伯驹(传)叁 南宗之祖王维以及董其昌的罗盘

在二李之后,安史之乱后的诗人王维,创造了一种与二李青绿山水风格迥异的“破墨山水”,即用水墨淡彩的方式描绘山水。王维认为,用水墨绘画才是最好的选择:“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或咫尺之图,写千里之景。东西南北,宛尔目前;春夏秋冬,生于笔下。初铺水际,忌为浮泛之山;次布路歧,莫作连绵之道。主峰最宜高耸,客山须是奔趋。回抱处僧舍可安,水陆边人家可置。”

中唐以还,佛教之禅宗独盛,社会风尚也从崇尚富丽堂皇转变为追求超然洒落、高远澹泊。王维、卢鸿、郑虔这些人开创的水墨淡彩的画风,逐渐受到世人的追捧。这其中,王维对后世的影响尤其深远,被誉为我国文人山水画之祖。

传为郑虔的峻岭溪桥图 辽宁省博物馆藏

传为郑虔的峻岭溪桥图局部 辽宁省博物馆藏

王维晚年是隐居辋川别业,信佛理,与水木琴书为友。后人评价王维“洗李氏之习,而为水墨皴染之法,其用笔着墨,一若蚕之吐丝,虫之蚀木。所作山水,平远尤工。”元朝人汤垕在其撰《画鉴-论画山水》中,认为王维的《辋川图》“世之最著者也,盖胸次潇洒,意之所至,落笔便与庸吏不同。”

作为诗人、画家的王维还留下了绘画理论著作《山水论》和《山水诀》,这成为后世很多画家尊崇的典范,比如他在《山水论》中写道:

凡画山水,意在笔先。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隐如眉;远水无波,高与云齐。此是诀也。

山高云塞,石壁泉塞,道路人塞。石看三面,路看两头,树看顶头,水看风脚。此是法也。

经过盛唐、中唐时期李思训、王维等人的开拓性努力后,再加上文人士大夫们的广泛参与,中国山水画逐渐有取代人物、花鸟、鞍马等等题材画成为一大画种,其根深叶茂,博大精深,但也法度森严、门户林立。

正如王维所言:妙悟者不在多言,善学者还从规矩。临摹前人的作品成为学习山水画的主要途径,这也造成了各类门派之争。

到了晚明时期的董其昌(1555-1636年),则为我们观察这些山水画的渊源、流派、风格提供了一只罗盘。

罗盘上有两根指针,一根指向王维,另一根指向李思训——这就是他著名的南、北宗论。董其昌比照禅宗,将中国山水画的门派也分为南宗和北宗,这两派的创始人分别是王维和李思训。

他在自己的画论著作《画禅室随笔》中,为我们梳理了这两派之间的传承脉络:

作为南宗之祖,王维之后有张躁、荆浩、关仝、董源、巨然、李成、范宽。董源、巨然的传人有:李公麟、王诜、米芾、米友仁。此后是元朝的四大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到明朝则是文征明、沈周。

李思训的北宗门下,在北宋传承者是赵干、赵伯驹、赵伯骕,到南宋则是李唐、马远、夏圭、刘松年等人。

【注1】 见: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1卷:张剑滨:《历代名画记》“国初二阎”句句读矫正。

附录:

本文图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江山秋色图》传为南宋赵伯驹作品。纵56.6厘米,横323.2厘米,绢本设色。赵伯驹、赵伯骕兄弟承传唐代“二李”(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及宋徽宗画院学生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的风格,此图中重点表现了千岩竞秀的宏伟气势,有灵动而神秘的气氛,画面具有受到文人推崇的“士气”。钤有清内府“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等印,以及梁清标鉴藏印。尾纸有明洪武八年(1375年)朱标题跋。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