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戏曲起源 受了什么影响?

关于戏曲的起源,有原始乐舞、古代巫觋楚国优孟、延乐舞、西域传来、模仿傀儡等不同看法。近人有代表性的说法有:戏曲起源于古巫、俳优歌舞说。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提出:“古代之巫,实以歌舞为职,以乐神人者也。”《楚辞》称“巫为“灵”,“群巫之中,必有象神之衣服形貌动作者……缓节而歌,竽瑟浩倡,歌舞之盛也……是则灵之为职,或宴蹇以象神,或婆娑以乐神,盖后世戏剧之萌芽,已有存焉者矣”。作者还认为“古之伟优但以歌舞及戏谑为事。自汉以后,则间演故事:而合歌舞以演事者,实始于北齐。顾其事至简,与其谓之戏,不若谓之舞之为当也然后世戏剧之源,实自此始”。戏曲受印度梵剧影响说。

许地山、郑振铎皆持此观点。山在《梵剧体例及其在汉剧上底点点滴滴》一文中,从文心和(即内容和形式)上对中国戏曲与印度梵剧进行了比较研究“中国戏剧变迁底陈迹,如果不是因为印度底影响,就可以看做两国底情形相符了”。

这是有关戏曲受印度梵剧影响的最早影郑振铎在其《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则更具体地谈到戏曲与梵剧的相似之处:

a. 皆有唱、白、科段;

b. 皆有生(梵剧称拿耶伽)、旦(梵剧称拿依伽)、丑(梵剧称毗都婆伽)、家童、梅香;

c. 皆有自报家门;

d. 皆有上、下场诗;

e. 皆有雅语与俗语两种念白,更有许多题材上的巧合。

戏曲起源于傀儡戏、影戏说。孙楷第在《傀儡戏考原》中提出,宋代的傀儡戏和影戏“为宋元以来戏文杂剧所从出;乃至后世切大戏,皆源于此。其于戏曲扮演之制,如北曲之一人唱;南曲之分唱、合唱、互唱,以及扮脚人之自赞姓名,扮脚人之涂面,优人之注重步法等;语其事之所由起,亦莫不归之于傀儡戏焉”!

上世纪80年代以迄,有些学者认为中国戏曲源于“傩”,傩戏才是“中国戏曲的活化石”。一时之间全国许多地方的傩仪、傩坛傩堂等都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探究。

随着普查的深入,发现“傩”的活动虽然一直存在于民间,但由祭祀仪式发展为“傩戏”却是清代才有的事。一些傩坛的坛主为了吸引信众,便在傩仪中扮演故事,并与当地的民间音乐相结合,最形成了“傩戏”。至于中国古代的巫傩祭祀活动对我国戏曲的形成和发展虽有一定影响,但主要因素仍是民间歌舞和民间说唱艺术两大源头。这便是以张庚为代表的一批当代学者的看法。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