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本诗词好书,让你的情操得到陶冶和升华

1.

《四时之诗》

作者: 蒙曼

在诸多品诗之作中,《四时之诗:蒙曼品最美唐诗》是其中写得较好的一个。一者,这本书的选诗角度比较别致。选的是“四时之诗”,大致按四季和二十四节气的顺序排下来,提供了一个了解唐诗的途径;二者,主讲人有名。蒙曼是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以担任百家讲坛主讲人而为更多人所熟知,当然后来也以担任中国诗词大会评委知名。自古文史不分家,历史学者身份的蒙曼,唐诗应该也在她的研究范围之内。所以,她对唐诗的品鉴,尽管仍然属于一家之言,却仍然值得重视。不必在意的倒是,这本书里的唐诗到底是不是“最美”!各人标准不一,读诗就足以。

想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只看字面意思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了解诗人所处的朝代背景,作诗之时的经历等方面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真正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蒙曼品最美唐诗:四时之诗》按照春夏秋冬四个节气的编排,按照二十四节气的出众代表诗作拿出讲解,虽然并没有写全24个,也没有把所有节日都吟到,皆因不是所有的节气诗节日诗都是好诗。此书里的唐诗不是晦涩难懂的,而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是精挑细选而来。

蒙曼以季节的变化和节日为链,把一首首诗穿成一串璀璨夺目的珍珠项链。“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解读唐诗也是如此,不一样的视角就看到不一样的唐诗。作者就以女性特有的细腻,让我们看到了蕴含在唐诗中的四季风情。

2.

《古诗词课》

作者: 叶嘉莹

“我有两个最大的心愿,一个是把自己对于诗歌中之生命的体会,告诉下一代的年轻人,一个是把真正的诗歌吟诵传给后世。”这本《古诗词课》正是接续了叶嘉莹先生的第一个心愿。

全书共三十六课:上编二十课,是关于诗的介绍,始于《诗》《骚》,终于晚唐之李商隐;下编十六课,是关于词的介绍,始于最早的花间词人温庭筠,终于南宋末之王沂孙。通过这三十六课,读者可以掌握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演进脉络,由此可以获得进一步一窥古典诗歌堂奥的钥匙,体悟到诗词中的兴发感动的生命和作用。

这本《古诗词课》,总的来说,通俗易懂,没有太多的学术门槛,每一章节篇幅较短,不会让人看着看着打哈欠,而且叶嘉莹先生在每一章中都选择了具体的作品来做阐述,实在是比大而空的教材好看多了。先生的语言浅白却又兼顾文采,总是有一些我想不到的词和句子来形容不同作家的不同风格。叶嘉莹先生在她的这本书里为准确地示范了如何将一首诗词的含义用精准而不失文采的话语阐释得清清楚楚,还比别人更加深入。

3.

《诗的八堂课》

作者: 江弱水

江弱水先生以诗人身份,批评家的眼光,说理则旁征博引,步步深入;鉴赏则细致入微,发人之所未发。八堂课是八个不同的视角,涉及诗的发生、鉴赏和主题,以此约略展示诗的丰富层面。普通读者读诗,最多不过通其大意,赏其文藻,品其意境。而这本书告诉我们:“读一首诗,涵永意义的同时,还要体会节奏和旋律,感受形式和色彩,以至于触摸质地是柔和还是糙硬”。这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到的,需要对语言的敏感、知识的积累以及个人的生命体验。比如对于诗的声韵,没有相关的语言学知识,不经过反复大量的诵读,绝对达不到敏感的程度。江先生的功力之深,由此可见一斑。

诗是复杂的,要跳脱出狭义的中国古代诗歌,去看广袤的诗歌大地。从古至今,从中及外,诗歌大地上的果实种类之繁多,让人叹为观止。如果从学术角度探讨诗,卷帙浩繁怕是讲也讲不完,那如何讲诗?江弱水在《诗的八堂课》中做了很好的典范。他巧妙地将全书划分成八个章节,分别是:博弈、滋味、声文、肌理、玄思、情色、乡愁、死亡。如此一来,诗成了一个有机体,在博或弈中,诗人的秀口一吐,诗就这样呱呱坠地,带着滋味、声音、肌理等物理属性,再衍生出玄思、情色、乡愁等精神境界,最后走入玄想中的死亡。全书章节与章节间,脉络相连,环环相扣,有迹可循,江弱水在书的结构设置上,让我有耳目一新之感。而具体到章节,江弱水的不少论点也有独到之处,能细细品味。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