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名由来·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

湖北省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简称鄂。

看《三国演义》不难发现,刘备入川之前,大部分时间征战于荆襄九郡,其中的南郡就是现在的湖北大部分区域。

湖北的地理位置决定其非凡的战略位置,纵观中国漫长的人文历史,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

夏王朝时期,夏文化的影响已经到达江汉地区。商朝建立后,湖北即纳入商的版图。西周时期,湖北境内已出现诸多小国,春秋战国时期,南方诸国逐渐统一于楚。楚国的发源地就在湖北。

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后,废除分封,实行郡县制,湖北大部属南郡,西北、北、西南各一部分属汉中、南阳、长沙、黔中和九江郡,并置若干县。

西汉时期,湖北大部属荆州刺史部,东汉沿置南郡、南阳郡、江夏郡以及汉中郡、庐江郡等。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军事集团围绕荆州,战争焦灼。

从两晋到南北朝,湖北境内所置郡县变更频繁,建制紊乱。隋代统一全国后,今湖北除西北部分和东部一隅外,绝大部分属荆州,统领南郡、夷陵、竟陵、沔阳、清江、襄阳、舂陵、汉江、安陆、永安、江夏等郡。隋开皇九年江夏郡曾一度改称鄂州,后来鄂州又成为置所。今湖北省简称鄂就是来源于此。

“湖北”最早作为一个行政区出现还得追溯到宋朝,今天的湖北省在北宋分属“荆湖北路”和“京西南路”(路相当于今天的省)。荆湖北路的辖区大致从洞庭湖以北至荆山,简称“湖北路”,从此就有了“湖北”这个名称。

明朝和清初,湖北和湖南同属于“湖广布政使司”,清康熙3年(1664),清政府将湖广布政使司拆分为“湖北布政使司”和“湖南布政使司”,湖北湖南两省从此定名,一直沿用到今天。

湖北不仅是战略要冲,还是鱼米之乡。充裕的水力资源和肥沃的土地,这里历来是长江流域的商贸中心,人口繁众。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四川经过战乱,导致人口急剧减少。清初康熙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地移民,其中以湖广行省人口最多。以成都为例,清末《成都通览》曾描述"现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其中,湖北移民占到15%。民间把这次大移民称之为“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

历史上,国人习惯上把湖北人称作“九头鸟”,有“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之说。其实这是形容湖北人的精明。“九头鸟”成为湖北人的代称,最早可能是来自于《山海经•大北荒经》——“有神九首,人面鸟身,名曰九凤……”,而九头鸟就是古楚人崇拜的图腾之一,用“九头鸟”代指楚人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从秦末到近现代,每当北方战乱,大量人口南迁,湖北几乎是必经之地,外来人口带来的儒家文化和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技术信息,与湖北原著人口本身就发达的生产技术融合,加上长江和汉江水的水运交通,促成了湖北人精明的商业才干。

1927年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武装建立过许多革命政权。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成立过黄安农民政权,扩建为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湘鄂西苏维埃五县联县政府,后改为湘鄂西苏维埃政府、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湖北完全可以称得上是红色政权的摇篮之一。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