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刚继位,就废除实行几千年的贱民制度,彰显改革决心

说起我国古人的身份,我们一把熟知的是士、农、工、商四等人。不过真实的古代并不是只有这四种人,在这四种人之外还有一种人被称为贱民。贱民这个称呼在中国由来已久。不过在雍正皇帝刚继位的时候就废除了。我们看一下具体状况。

贱民在我国起源很早,一般都是战俘或者奴隶的后代。这些人基本上都是乐户,从事音乐为生。不像现在玩音乐的都是明星,当时完全是最底层的。清朝时期很多的贱民都是明朝的原因造成的。这些人的祖先本来是明朝建文帝时期的官员。靖难之役之后,很多不服从朱棣的官员都被杀了。他们的妻妾、女儿都被收为官伎。说白了就是专门侍奉官方的乐户。这些人世代都是贱民,世代都是官伎。之后这些人流亡到全国各地,也始终都是贱民的身份。

贱民在政治上没有政治权利的,而且不能和士、农、工、商这些阶层的人通婚,只能和贱民内部通婚。而且贱民不能参加科举,在各地都不允许拥有户籍,不能拥有土地。可以说在任何地方都是被当地歧视的。

雍正元年的时候,也就是雍正刚继位的时候有人和雍正反映了陕北一带有大量的贱民,建议给予他们平民身份,也就是良民身份。雍正收到这个奏折之后立刻讨论起来。之后就开始下发新的规定,废除贱民的制度。所有的贱民全部都变成良民。而且他们子女可以上学、参加科举、允许拥有房屋和土地。各方面和平民一样。虽然社会上还在歧视这些人,但是雍正至少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些制度。而且之后宫里面的官伎都解散,恢复平民身份。重新招人。

从雍正废除贱民这件事来看,雍正皇帝刚上台就想有大作为,想改革,改变整个社会。事实证明,雍正也做到了。雍正可以说是清朝甚至是中国所有皇帝中最勤政的一个。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