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贫积弱如何逆转成超级大国?为何苏联30年就实现了迅速崛起?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正式结束。

在这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对世界格局影响最深远的战争中。英国从传统帝国主义彻底被打回原形,美国和苏联一跃成为超级大国,世界进入两极争霸时代。

作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美国自1776年宣布独立后,发展速度可谓一日千里,1894年GDP就跃居全球第一。而经过两次战火不波及本土的世界大战后,美国更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超级大国。

美国的超级大国之路,这一步一个脚印跑出来的。

可以说美国的霸主之路已经是一个奇迹,但在苏联面前就相形见绌了。如果说美国的发展速度是跑,那苏联的发展速度就是飞。

因为从1917年十月革命到1945年日本投降,苏联用不到29年的时间,就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迅速成长为超级大国,与美国形成并驾齐驱的态势。

那么苏联是如何在短短29年时间里就完成如此不可思议的成就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

1、沙俄时代的积累

沙俄虽然很落后,但终归是一个帝国主义国家。

在十月革命之前的500多年时间里,沙俄将领土扩张400倍以上,达到空前规模的2200多万平方公里。

在沙俄的不断扩张中,对他国财富也进行了疯狂而野蛮的掠夺,帮助沙俄逐渐完成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条件。虽然这种改革及其不彻底,但俄国毕竟开始了或多或少的工业革命,使沙俄在19世纪末成为帝国主义国家。

可以说沙俄时期的积累,尤其是广大领土的奠定,使沙俄虽然经济发展缓慢,但有了更大的发展潜力,为苏联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2、领袖的强力引导

苏联的崛起,离不开两大奠基人,即列宁和斯大林。

作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领袖,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后,又领导布尔什维克取得三年反干涉战争的胜利。而后列宁主导实施新经济政策,将苏俄带向健康发展的轨道。

作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领袖,列宁对无产阶级革命进行了系统而科学的谋划,为1922年苏联的建立打下坚实基础。

1924年列宁去世后,斯大林成为苏联领导人。相比于列宁的高瞻远瞩,能力稍差的斯大林则更为务实。

为预防可能到来的侵略战争,斯大林放弃了新经济政策,转而以国家行政手段实施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模式,这种计划经济模式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相比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虽然更加高效节约,但不利于苏联的长远发展。

不过在苏联被列强围追堵截的情况下,斯大林模式无疑是必须和必要的。事实证明也正是斯大林模式的成功实施,才使得苏联在短短10年时间里迅速完成工业化建设,为击败德国法西斯打下坚实基础。

3、宝贵的发展机遇

可遇不可求的发展机遇让苏联发展如虎添翼。

1929年资本主义全球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元气大伤,大量的失业人口使资本主义各国焦头烂额。而此时的苏联朝气蓬勃,吸引了大量资本主义国家的技术人员,苏联的技术水平出现质的飞跃。

二战爆发前,苏联为确保国土安全,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协定》,划定了两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

随后苏联在二战爆发后陆续侵占波兰东部的西乌克兰和西白罗斯地区、芬兰的卡累利阿地峡地区、波罗的海沿岸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国,以及罗马尼亚的比萨比亚地区,这使苏联在大大扩张纵深的同时,获得了大量的资源。

苏德战争爆发后,英国开始加大对苏联的援助。莫斯科会战胜利后,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加大了对苏联的援助,同盟国的宝贵援助是真正的雪中送炭,帮助苏联在工业转移的青黄不接中迅速恢复生产能力,为彻底击败法西斯创造了条件。

而在杀入柏林,彻底击败德国法西斯后,苏联除俘获大批德国专家,还将德国东部的几乎所有工业厂矿设备拆除运回苏联境内,作为德国战争赔偿的一部分,这使苏联的工业能力得到极大充实。

随后在苏军消灭关东军后,又将东北境内几乎全部的厂矿设备运回苏联。

毫无疑问,苏联在二战中人员物资损失最为惨重,但苏联也是受益最大的一方。

而随着苏联反攻德国,在苏联铁蹄支持下的东欧无产阶级纷纷掌权,共产主义终于跃出苏联形成庞大的共产主义阵营,与传统资本主义阵营形成分庭抗礼的局面,这是苏联能够和美国对抗的重要原因。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