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鞋竞速、高脚竞速、蹴球……本月25日他们将代表宁波参赛

    11月25日,浙江省第七届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将在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举办。作为宁波唯一一支代表队,鄞州将派出来自9个民族的22名运动员,参加板鞋竞速、高脚竞速、蹴球3个项目的比赛。

    这些富有趣味的民族体育项目,你听说过吗?7日,记者来到位宁波于鄞州东吴镇的宁波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中心,探班正在训练的运动员和教练员们。

    这个土家族女教练拿过全国冠军

    秦琴是一名土家族教练,早年她曾在高脚竞速项目上获得全国第一名。高脚竞速俗称“高脚马”,是流行于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广东等省区多个民族的体育项目。

    “那时候我上高中,参加高脚竞速比赛,没想到拿了全国第一。”秦琴从成都体育学院毕业后,2002年来到宁波,目前是德培小学的体育老师。到宁波后,她的工作就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联系在了一起。在2014年浙江省第五届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上,秦琴组建的队伍在高脚竞速、板鞋竞速、蹴球等项目上连夺6金6银7铜。在2018年浙江省第六届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上,秦琴率队在高脚竞速、板鞋竞速、蹴球等项目上获得2金7银6铜的好成绩。可以说,高脚竞速、板鞋竞速、蹴球已经成了宁波的“传统强项”。

    “不管是上山放牧,还是背着书包上学,我们经常骑着竹马走南闯北,很多土家族孩子从小就会这个。”秦琴说,今年她训练的学员有22人,来自9个民族,他们大多是在东吴镇学习、生活的中小学生。

兰洋(中)在参加“大脚板”训练

    正读六年级的回族少年信心满满

    土家族小伙兰洋今年24岁,从事发电机维修工作。每次训练,他要骑着摩托车从镇海赶到东吴,一趟就要40多分钟。

    兰洋训练的项目是板鞋竞速,俗称“大脚板”。简单来说,就是三名选手同时踩在一块木板上快走。兰洋毕业于东吴中学,中学时参加过一次比赛。“主要是考验默契程度,大家配合得好,就没那么难了!”

    板鞋竞速历史悠久,起源于明代嘉靖年间,当时壮族女英雄瓦氏夫人为了抗击倭寇,让三名士兵同时穿上一副长板鞋一起跑步训练,大大增强了士兵的身体素质和团结作战能力,后来演变成板鞋竞速,一直流传至今。2005年,板鞋竞速成为全国民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训练场上,兰洋正和另外两名选手穿着“大脚板”来回练习,一边跑一边喊着“1、2、1、2”的口号。从今年6月开始,他们已经训练了4个多月。

    正读六年级的回族少年杨星波是队伍中个头最小的一个,他和小伙伴参加的是蹴球项目。“我们要努力在比赛场上拿到奖牌!”杨星波的脸上洋溢着自信。

“高脚马”训练

   布依族女孩训练“高脚马”很拼

    东吴中心小学的韩鱼来自布依族,她训练的项目是“高脚马”,类似踩高跷,难度系数颇高。记者注意到,每位选手都有专属的“高脚马”设备,其实就是两根粗细相同的竹子,用绳绑住,在离地25-30厘米处用绳子各绑一个可以支脚的网,将双脚伸进网中,以此代步。

    在外人看来,踩在离地20多厘米的“高脚马”上走路都是难事,更别提跑步了。但韩鱼天赋不错,两三次课后就能“上马”了。

    “一开始,我们都靠在树上练习下蹲动作。要和‘高脚马’合二为一,把它当做我的脚,并不容易,不过慢慢也就适应了。”这个12岁的女孩练“高脚马”时拼劲十足,摔破皮是常有的事。

    “预备,跑!”随着教练一声令下,韩鱼一脚蹬在竹节上,右脚飞身上马,踩着“高脚马”在操场上奔跑起来,只是起步时稍稍往一侧倾斜。“起步不够稳,怎么往右了?再来一次!”教练及时喊停,让她继续练习起跑。几趟下来,韩鱼的额头冒出了细细密密的汗珠。

    看着孩子们刻苦训练的模样,秦琴也挺心疼。“体育训练没有捷径可走,就是一遍遍地练,希望孩子们能在比赛中有所收获,不辜负自己的每一份努力。”

    记者 薛曹盛 实习生 李睿清 通讯员 陈琰琼 文/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