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江苏“护航者”默默奉献

交汇点讯 北京时间 12月27日20时45分,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海上升利箭,“胖五”再出征,在其成功发射的背后,有不少江苏“护航者”的身影。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在发射前期联系采访了三位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前往文昌支援的江苏籍工作人员,了解“胖五”成功发射背后的故事。

曹瑞明:精心计量 护航“胖五”飞天安全

来自江苏无锡的曹瑞明,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计量系统的工程师,在文昌航天发射场计量保障的岗位上已经工作了整整8年,通过了国家一级注册计量师资格考试,持有4项航天计量检定资格证,全程参与了文昌航天发射场自建成以来的所有计量保障任务。

“我和我的同事们,主要负责发射场所有的计量保障工作,包括塔架、地面、管路,各点号仪器仪表的检定及电磁兼容环境监测等等。”曹瑞明告诉记者,计量是航天发射任务幕后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比较繁琐枯燥。有时,为了完成一次标准合格的检定,就要操作设置上千次,非常地考验岗位人员的细心、耐心和责任心。

因为这些仪器仪表全都来自事关火箭发射成败的岗位,所以计量工作虽然基础却非常重要。虽然奋战在幕后,但曹瑞明肩上的责任依旧重大:“我们计量的不仅仅是仪器仪表,更是任务发射成功的基准,不能有丝毫的大意,必须是100%的精细、100%的精准。”

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发射任务意义重大,作为任务中热工力学计量组的负责人,曹瑞明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因为操作的特殊性,曹瑞明检定仪表时必须全程站立,而为了给任务测试工作预留充分的时间,他和同事们就加班加点地把计量工作往前赶。有时候,一天就要站立10多个小时,全程检定下来,曹瑞明的脖子和腰就会疼上好些天。

“虽然身累,心却是自豪和喜悦的。”曹瑞明说:“当看到火箭拔地而起、直刺苍穹的那一刻,我甚至不自觉地鼻子发酸。那一刻,所有的付出和辛苦,都是光荣而值得的。”

赵小平:护航“胖五”的气象先锋

“满足最低气象发射条件!”

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发射前夕,赵小平和同事们经过细致分析和会商,自信地为“胖五”飞天判定了点火窗口,任务随即转入最后决胜时刻。

“火箭、卫星、地面系统测试一切顺利,那么气象条件就成了决定火箭能否最终点火的最后因素。我们的职责和使命就是观云测雨,为任务实施提供气象保障。”36岁的赵小平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一名气象水文室工程师,来自南京。谈及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和岗位,他的言语中充满了笃定和自豪。

2007年,赵小平高校毕业后来到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为了中心技术部气象水文室的一名助理工程师,从事航天发射任务的气象保障工作。2012年,为了支援文昌发射场的建设,他作为气象水文室的代表,从西昌转战文昌,第一个进驻场区,扛起了文昌发射场气象系统建设的重任。

那时,海南文昌规划的建设场所还是一片不毛之地,除了正在建设的办公楼,到处都是茅草和水洼,赵小平就租住在工地附近,三天两头需要往工地赶,开始了文昌气象系统的创业之路。很快,海南的酷热和海风,就把一个白嫩嫩的小伙变成了黑乎乎的大叔。办公楼修好后,为了工作方便,他直接睡在了办公楼里。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赵小平带领几名新同事完成了气象系统的建设论证、装备建设、现场监督等,搭建起最基本的四梁八柱,见证了气象业务工作从无设备无人员向具备完善的保障能力的根本转变,为后续团队入驻和全面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文昌发射场建成后,为了能尽快提升团队的气象保障能力,赵小平又带领团队积极开展滨海天气预报业务训练和滨海气象保障工作研究,作为主要人员之一,参与完成了高空风、浅层风、积雨云、闪电监测等系统的规划、论证和建设工作。

当看见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点火升空的那刻,赵小平说:“之前创业的苦、起步的艰、成长的韧,在这一刻都化作了甜。”

顾梓仪:火箭发射场的指显管家

“一体化指挥显示系统,就是用软件集成显示的方法把发射场各大系统的各类信息形象地汇总到一起综合显示,便于岗位人员高效地获取关键信息,为指挥员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发射前夕,在文昌发射场指挥控制大厅内,一个年轻的身影正在忙碌着,他就是一体化指挥显示系统的总体负责人顾梓仪。这个来自苏州的“90后”小伙掌控着发射场上既庞大又重要的系统。

2016年,顾梓仪成为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数据处理室的一名助理工程师。为了保障本次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任务,有关部门计划从西昌调配专家骨干前往文昌支援任务关键岗位。顾梓仪主动申请,前往海南加入备战团队。

今年9月,顾梓仪抵达了海南文昌。让他没想到的是,“做好这项工作,远比我想象中的难。”因为文昌发射场两年没有执行任务,指显系统所涉及的各系统岗位人员很多都是新上岗人员,缺乏经验,协调难度非常大。此外,根据长征五号遥三任务状态特点,系统做了很多调整改进,质量把控难度也非常大。对于同是新人的顾梓仪来说,挑战巨大、压力巨大。

“我是自己要求过来的,再难,我都必须咬着牙干完、干好!”于是这个“90后”小伙从抵达文昌那天起,就天天加班,各个系统不停地跑,全面协调各个业务系统并行开展一体化指显系统的维护工作。

“无论是分系统测试,还是全航区演练、发射实战,我所负责的指显系统运行平稳,保障了任务各项的顺利实施,这是我最自豪的事情!”顾梓仪说,当火箭点火腾飞的那刻,自己的心中热血奔涌,“我不仅实现了护航大火箭的愿望,还锻炼了协调能力,提升了岗位技能,这段经历是我人生中宝贵的记忆!”

交汇点记者 叶真 通讯员 何玲

图片均由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提供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