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的“免裁券”特等奖刺痛职场的不安和焦虑感

  作者:敬一山

  “

  裁员话题对老板周鸿祎来说,是个可以随意开的玩笑,对于更多的普通员工来说,却不太容易笑得起来。

  ”

  360董事长兼CEO周鸿祎又以不走寻常路的方式“抢了头条”。1月8日,其发朋友圈称,今年360公司年会的特等奖为免“裁”券一张,该券视同免“死”金牌,可抵消一次裁员,该券有效期为一年,仅限本人使用,不可在暗网交易。

  消息一出圈,网络骂声一片。360公司的回应说,目前没有裁员,也没有裁员计划,周鸿祎的这条是幽默,实际上是为了鼓励创新、大胆试错。周鸿祎自己也拼命找补,说这是编的自黑段子,纯属开玩笑。可这些回应显然也换不回什么好感,倒不是大家不相信这是幽默,谁都知道企业真想裁员才不会被一张免裁券捆住手脚。大家真正不爽的是,这个玩笑太low了,而且还带着一丝嘲讽意味。

  熟悉相声小品这些幽默创作的都知道,要使作品不让人反感的一条不成文规则,就是不要轻易去拿弱者做笑点。过去一些晚会的节目喜欢拿弱势群体的身体缺陷做文章,长期为舆论所诟病。把欢笑建立在弱势群体的伤口上,是极不道德的行为。这个逻辑在免裁券的幽默上,同样适用。

  企业在员工面前无疑是强势方,在互联网企业裁员潮暗流涌动的大背景下,企业如果把不裁员工当做特等奖,不是暴露一种赤裸裸的傲慢么?周鸿祎说这只是他编的,可他编这个玩笑,是想表达什么呢?企业不裁员是对员工的恩赐,还是讽刺其他企业裁员太随便?指向不明而又刺痛员工的不安和焦虑,这样的幽默被吐槽丝毫不冤。

  裁员话题对老板周鸿祎来说,是个可以随意开的玩笑,对于更多的普通员工来说,却不太容易笑得起来。企业若真是经营困难、业务调整,不是不能裁员,但裁员过程尊重法律和员工权益,按照游戏规则来玩,应该是最起码的要求。可是免裁券给人的感觉,裁不裁员似乎是老板或者企业的兴之所至,是看运气的一件事。这不是上纲上线,而是一种很自然的联想。在最近发生的一些裁员事件中,一些大企业表现的都不够体面。这是360这个“小幽默”能引发“大关注”的舆论背景。

  裁员本来是企业内部的事情,但最近却频频成为公共事件。一个重要原因也是相较于企业,员工的博弈能力太弱。员工面对裁员时,往往缺乏足够的维权能力。于是员工在网络“抱团”,就成为一种朴素的自救行为。我们可以发现,近几年一些能匿名评价雇主的网络平台很受欢迎,大型互联网企业的员工去匿名吐槽的积极性相当高。一些企业奇葩的规定和裁员,也多是从这些平台扩散。

  网络上对知名企业家言行、大企业做派的高度敏感,其实也就是一种特殊的抱团取暖。大家寄望于通过舆论监督,倒逼企业家大佬和大企业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对员工权益多一些尊重。对于这些没太大现实杀伤力的舆论“挑剔”,企业家或企业不妨多一些宽容和反躬自省,这对于劳工关系的整体融洽更有帮助。

  像周鸿祎这般开了个并不高明的玩笑之后,还要怪罪大家太敏感的,就未免自我感觉太良好,只会造成员工和企业之间的恶性舆论互动。作为知名企业家,多一些自嘲而不是嘲笑别人,才是真正懂得幽默的智慧。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